不過張恪清倒是另辟蹊徑,將制造業(yè)從沿海城市拉來了廬市,這點是之前誰都沒想到的,雖然不是高新技術產業(yè),可能解決就業(yè),能交稅,又不污染環(huán)境,這就是廬市所歡迎的企業(yè)。
張恪清想了想:“程市長,您的意思是十個億以上?那應該沒問題?!?
“不過我想將更多的權力下放給區(qū)縣招商局,市招商局主要招三千萬以上投資額的企業(yè),低于這個企業(yè)的不算在內。”
廬市如今招商引資倒是不難,尤其是有政策之后,會有許多中小企業(yè)來投資,尤其是一些做技術研發(fā)的小企業(yè),上頭的政策對他們太重要了。
如果將那些區(qū)縣的招商引資額都算上,別說十個億,再翻幾倍也沒問題。
他也不求市招商局能跟未來一樣,談的都是上億的招商引資項目,甚至是十個億以上的大項目,但也不希望用一些小企業(yè)來湊數(shù)。
程祖剛驚訝的看著張恪清:“三千萬以下的都不計算在內?這樣也能保證十個億的招商任務?”
哪怕那些大企業(yè)考察的時候會優(yōu)先選擇廬市,因為廬市是省會城市,可三千萬也不是一個低門檻。
而且廬市再怎么好,也只是二線下的城市,跟那些一線城市的吸引力完全沒法比。
聽說今年好幾個企業(yè)談了一段時間之后,對方都拒絕了,就因為覺得廬市比不上北上廣深。
張恪清解釋道:“程市長,沒問題的。”
“其實今年我們市招商局就在跟幾個企業(yè)談在廬市投資的事情,但他們都有一些猶豫,不是那些老板不愿意來,而是他們手下的員工不愿意來,尤其是那些高學歷的人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