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從未被擊敗過的柳俊
通用公司沒想到長風公司手段這么狠,直接向他們發(fā)出了律師函,要求他們立即履行合同條款的規(guī)定,在長風公司建造發(fā)動機和其他主要零部件生產線,否則將向法院起訴通用公司的違約行為。同時,鑒于通用公司不能依照合同規(guī)定,按時按量供應發(fā)動機和零配件,長風汽車制造公司將因此受到一定的損失,這個損失,也要由通用公司承擔。為此,長風公司決定將原定下個月要與通用公司結算的款項暫時凍結,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之后,再做處置。
要說長風公司這些反應,也沒有完全出乎通用公司的意料之外。既然通用公司把出了掐脖子的手段,就要防止人家反擊。
不過一般來說,依照以往的合資經驗,很少有一個合資方,會如同長風公司這樣敢于硬碰硬。通常他們更多的是顧慮到公司的利潤,顧慮到工人的福利待遇等。只要通用公司表現出強硬的一面,合資方就會軟下去,主動和他們“友好協(xié)商”。
這猶罷了,最令通用公司意想不到的是,長風公司竟然開始了和豐田公司,法國標致公司的接觸,這兩家公司都派出了資深的副總裁,親赴玉蘭市與長風公司進行了初步的會談。尤其是豐田公司,明白無誤地表示了對于合作的極大興趣。
原本這個汽車合資工廠,當初規(guī)劃的初稿,定下來的合作方就是日資汽車制造商,通用公司并非長風公司的首選,后來才改變的初衷。
如今經過幾年的努力,長風汽車在國內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占據了中檔小轎車市場的很大份額。這個時候,通用公司與長風公司決裂,退出東方市場,等于是讓豐田公司撿了個天大的現成便宜。雖然在成熟的市場,每個汽車制造商都有忠實的客戶群體,接受通用公司品牌的顧客,不一定會認同豐田公司的技術和品牌。但在東方市場,經濟高速發(fā)展的時間不長,私人小轎車的市場才剛剛開啟,消費者的品牌意識,原本就不是那么強烈。甚至于,因為日系汽車比美系汽車進入國內市場的時間要久遠得多,日系品牌在鄰國的知名度,要遠遠的高于美系品牌。
如果長風公司真的轉而與豐田公司合作,對于已經占有的市場份額和初步創(chuàng)建的長風汽車品牌,都不會有多大不利的影響。到那個時候,真正吃大虧的,就是通用公司了。
柳俊已經明白無誤地說了,通用公司如果放棄了這個機會,主動與長風公司決裂,將永遠的失去再次進入這個古老東方國度的汽車市場的機會。
假設是趙彥或者別的什么人說出這樣的話,通用公司或許不是很在意,也就是一句場面話而已。但從柳俊嘴里說出來,效力就完全不一樣了。
柳俊的老子,正是共和國的副總理,主管經濟建設,兼管國家發(fā)展委。所有大型合資企業(yè)的建立,絕對都繞不過去柳晉才那一關。何況,根據目前國內官場傳出的消息,柳晉才在今年即將召開的全國黨代會上,極有可能再進一步,成為內閣首腦。而柳俊本身,也是一個強勢之極的大人物。那個時候,柳家父子不松口,任何一個部門,都不可能敢于再給通用公司一個進入共和國市場的機會!
柳俊所,絕非虛恫嚇!
而據通用公司情報部門得到的消息,還有其他好幾個全球知名的汽車制造商,也正準備和長風公司進行接觸,看看是否有機可乘。
另外還有一個消息,對通用公司也很是不利。
豐田公司和法國標致公司的副總裁到玉蘭市與長風公司接觸的時候,a省政府的省長邰惟清,親自接見了這兩位副總裁,對于他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并且表態(tài)說,省政府將會給合資方提供更多的優(yōu)惠便利條件。
當年通用公司與長風公司簽署合作協(xié)議的時候,a省的省長,同是這位邰惟清閣下,可不曾露過面,更沒有說過這樣“振奮人心”的話語。
這就意味著,至少a省省政府,已經成為長風公司的堅定支持者。
通用公司既然在a省投資,對于a省的格局,也是做過研究的。這是世界級大公司必備的功課。雖然不像美國的情報機關那樣,對共和國的政局下大力氣去做深入細致的解構,起碼很清楚邰惟清與柳俊之間,以前不是親密無間的合作關系。貌似這兩位a省的,是有些嫌隙的。通用公司也曾考慮,利用這中間的不睦,制造一些矛盾,讓邰惟清向柳俊和長風公司施加一定的壓力。
現在當然是沒有這個必要了。
在此之前,通用公司曾經透過外交渠道,向共和國施壓。以通用公司的規(guī)模,自然能夠在美國政府和國會找到愿意為他們說話的人。若說能夠因此影響美國對外政策的大政方針,那是扯淡。不過事關通用公司的利益,事關汽車工藝的領先地位,讓美國國務院和國會的某些權貴人物,向共和國的外交部施加一定的壓力,卻是輕而易舉的。
最初從外交渠道反饋過來的信息,還是比較的振奮人心。據說共和國外交部的某位要人,表態(tài)說會關注此事,促成雙方友好協(xié)商解決。
但是現在,通用公司得到的消息是,共和國的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已經委派了一位叫做韋嵐的司長,親自趕赴玉蘭市,協(xié)助長風公司進行談判。
這位韋嵐司長,通用公司也聽說過他的大名,是一位參加過入世談判的厲害人物。
看來,這個外交通道,也不是那么好走了。
通用公司的失策在于,他們錯誤地估計了形勢,認為他們的對手是趙彥和長風總公司。這種級數的對手,通用公司一般都不會真正看在眼里的。后來柳俊親自出面,通用公司才知道搞錯了對象。不過對后勢的展望,依舊比較的樂觀。認為柳俊只是要以此增加資本,只要通用公司做出一定的讓步,讓柳俊在其國內官場“有面子”,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