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搏斗是比陸地搏斗更加兇險,尤其是在沒有氧氣的提供之下,入水搏斗的危險系數(shù)成倍增長,誰都沒有辦法保證自己一定能活著出來。
依卡.突擊是以“沒有死亡的競賽”而聞名,故而,它的兇險在于除了死亡概率低到幾乎為零之下,它就是一場實實在在的實戰(zhàn),能讓參賽的特種兵感受到死亡就在你的身邊,從未離開。
而能參加依卡.空擊的特種兵都是手里沾過鮮血,有過人命的軍人,一朝開戰(zhàn),哪怕是一場沒有死亡的競賽,其兇殘、狠勁不改,只為弄死對方而戰(zhàn)。
若大個湖泊有十二個國家的特種兵,每一個國家八名參加隊員,而水下的愛沙尼亞軍人一共有二千四百名,分到每組對抗就有二百人員,僅從人數(shù)上面的懸殊已經(jīng)夠讓人心驚膽顫了。
但實際加入作戰(zhàn)的只有二十名愛沙尼亞軍人,真要二百個全圍攏過去,整個湖泊還不得沸騰到像下餃子般熱鬧,手腳都沒有辦法展開。
沒有行動的那些愛沙尼亞軍人有水下拍攝,有水下救護,還有面對突擊事故他們能及時出手。
水下不比陸地,水下出了事想要救援都很困難,再加上湖泊有暗涌,萬一出現(xiàn)有人被暗涌吸走,他們不及時出手的話,比賽還處于熱身當(dāng)中便出現(xiàn)傷亡了。
二十名水下作戰(zhàn)的愛沙尼亞軍人就像水里兇猛的怪獸,狠狠地咬緊每一組參賽的各國特種兵,用手里尖銳的格斗匕首朝充氣橡皮艇刺過去。
葉簡這邊剛把一名愛沙尼亞軍人拖開,又有一名愛沙尼亞軍人繞過防守位,雙手劃動,像箭魚般的速度朝橡皮艇靠近。
看到他手中匕首的葉簡沒有再考慮太多,她知道自己一定要阻止那人手里的匕首,不許他戳破橡皮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