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號的風水大家,就在桃園街里住著,作為陰陽探花的徒弟,再資質(zhì)平庸,好歹跟了師父二十多年,熏也能熏出個小半仙,趙鳳聲說的略懂,還是往謙虛那邊靠。
聽到他敢說懂風水和考古,嚴老太太猶如被踩住了尾巴,惡狠狠道:“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看了點雜書就敢說懂,以為自己是誰!”
趙鳳聲沒理他,來到人群中央,蹲下身,用手指仔細攆著采集的土壤,娓娓說道:“有古墓的地方,土壤肯定會經(jīng)過開挖和二次翻攪,業(yè)內(nèi)稱為花土,結(jié)構(gòu)不如自然土緊密,很容易分辨?!?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墓葬,特別重視密封,一般會在葬具上下左右,填充白膏泥,有的還放置木炭防潮,常用紅土回填,逐層進行夯筑,春秋時期的淺一些,戰(zhàn)國時期的深一些,并會和黃土一同攪拌,那個時期的封土,多為青色膏泥?!?
“秦漢時期,人們覺得水銀,朱砂,玉器能防腐,這些跟封土混合在一起,會產(chǎn)生特殊的氣味,比較沖的是秦,比較柔的是漢,到了唐宋,墓葬形式有了變化,封土多為糯米泥,而明清多用石灰。嚴大姐,您采集的這些土壤,跟哪個朝代的封
土都不吻合,我想,您需要給我一個交代。”
嚴老太太沒想到他真的能將各個朝代的封土如數(shù)家珍,額頭流出了冷汗,可混跡考古界的,都是人精,稍微緩了口氣,硬聲道:“沒錯,你說的很對,確實沒有勘探出古墓的具體位置,但根據(jù)風水布局來看,這里肯定埋有古墓,只是需要時間來驗證?!?
風水?
趙鳳聲打量一下周圍,微微一笑,“這里是平原,最近的一座山在二十里地開外,前無照,后無靠,十不葬您不懂嗎?哪個古人會把墓穴葬在這里?”
嚴老太太用手絹擦了擦汗,說道:“風水學百花齊放,豈是一家之?你學過的那些知識,放在這里未必有用,奇人異士多了去了,還不是有那么多的墓葬沒有發(fā)現(xiàn)。”
雖然還是在辯解,但聲音越來越小,氣勢也越來越弱。
趙鳳聲揉著胡子茬,說道:“這話在理,我?guī)煾刚f這門學問復雜玄妙,學一輩子都學不完,可您要是虛張聲勢,無中生有,那咱可得好好說道說道了。停工一天的損失,您知道是多少嗎?如果沒挖出古墓,那對不起,該起訴起訴,該告狀告狀,您背后慫恿您來找古墓的人,未必會替您掏這筆錢。”
嚴老太太眼神有些閃躲,把手一揮,“我是為國家工作,根本沒有人慫恿我,你不要誣陷!”
趙鳳聲笑道:“那是誰告訴您這里有古墓的消息呢?”
嚴老太太咬牙道:“涉及到機密,無可奉告!”
“那好吧。”
趙鳳聲說道:“我讓工地給你蓋建屋子,水和飯派員工按時按點送到,希望您好好查,別耽誤了國家對您的期許?!?
“老大姐,希望您是為了國家,才到這里來考察,那我舉雙手歡迎。”
趙鳳聲將聲音放低,擠眼道:“如果有人慫恿的話,這事,犯法了?!?
不知是寒意還是害怕,老太太打了個激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