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易微微蹙起眉來,突然有一股恐慌從他的心底泛上來,他的手指微微顫抖,一把拂開那個(gè)要上前給他戴上冕旒的宮女。
“可是太傅……”他大步上前,直接走到內(nèi)侍總管面前,近些年來越發(fā)威嚴(yán)的天子毫不留情地把自己的威壓釋放。
內(nèi)侍總管跪下來,帶著哭腔道“陛下,太傅,太傅于昨晚病逝了?!?
趙易目光一瞬間有些呆滯起來,他站在原地的身形有些搖搖欲墜。
太傅之于他,如師如父。
他大婚后親政,改革弊端劍指異族從不曾懼怕,這是因?yàn)樗恢倍贾溃奶涤肋h(yuǎn)站在他的身后。
如今,那個(gè)一直站在他身后的人倒下去了……
趙易抬起右手捂住眼睛,一瞬間覺得眼睛干澀得難受,“傳令下去,太傅病逝,國家朝廷失一肱骨之臣,朕甚悲痛,罷朝三日以示哀悼。”
記憶之中,那時(shí)身子已經(jīng)逐漸衰弱下去的太傅正式上書乞骸骨,身上只掛著太傅的虛名。
他有一回微服出宮前去太傅府中,恰好看到太傅在提筆寫一本書。
他聽說過,太傅少年之時(shí)寫過好幾部小說,是斷案小說的開山鼻祖,起了興致靠近去看。
待他問起,太傅方才擱筆把剛剛寫好的一頁內(nèi)容放到旁邊晾干。
“臣欲為先帝寫《帝王本紀(jì)》。”
他微微一怔,“《帝王本紀(jì)》自有太史令書寫,太傅何必親自操刀呢?!?
“陛下是覺得臣會寫不好嗎?”
趙易連忙搖頭,他為帝十幾載,在天下讀書人中頗有識人善用的美名,但他見過形形色色的人才,似太傅這般允文允武,琴棋書畫俱通的鬼才卻再也找不到第二個(gè)。
“先帝與陛下一般,是一個(gè)寬厚的帝王。但他為了把這樣一個(gè)重新煥發(fā)榮光的帝國交到后人手上,在史書中承擔(dān)了許多本不該由他所承擔(dān)的罵名。所以臣這本《帝王本紀(jì)》,與其說是客觀公正的史書,不如說是站在臣的角度,緬懷追憶先帝?!?
有過之處他輕描淡寫略過去,有功之處他不吝筆墨,致以華美辭藻。
在他筆下所成的這部史書,其他事件發(fā)展都能站在客觀角度冷靜分析,唯獨(dú)對趙信個(gè)人的評價(jià)上,必然做不到史書最基本的一點(diǎn)。
——即是公正。
這本《帝王本紀(jì)》,他斷斷續(xù)續(xù)寫了好幾年,寫完之后就把原稿呈上給趙易,沒有再理會后續(xù)的事情。
到后來衡玉陪葬皇陵,處理完他的喪事后,趙易才找來太史令,把衡玉所寫的這本極厚的《帝王本紀(jì)》交給太史令,命他將這份原稿整理,在原稿的基礎(chǔ)上稍作改動(dòng)便作為先帝的《帝王本紀(jì)》永載于史冊。
“太傅歷經(jīng)三朝,與先帝與朕皆是君臣相得,太史令不如寫就一部《君臣錄》記載這樣的君臣情誼可好?”
趙易說完,揮袖命太史令告退,但太史令還沒踏出殿內(nèi),趙易又出聲制止了他。
“罷了?!闭祲涯甑牡弁踺p嘆口氣,突然又改了主意。
“太傅生前希望朕全他與先帝這一場君臣相得,日后將他陪葬于先帝皇陵旁……”
“這本《君臣錄》,便只記載先帝與太傅即可?!?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