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畔,一輪旭日正冉冉從東方升起,將湖面照耀成粼粼金色。
黎明寂靜,早春沒有青蛙的呱噪,生們將白袍扎在腰間,或在湖畔誦讀詩,或引弓練體,朗朗讀聲中,不時傳來晨練的“哼”“哈”之聲。和陳東等人一樣,吳子龍也保持著早起晨練的習慣。他練了一遍“八段錦”,身微微見汗,才收勢在湖畔散步,石庭堅等得意門生跟在他身邊,涼風拂面,師生眾人衣袂飄飄,一個個豐神俊秀,宛若神仙中人一般。
“百日苦行的效果非常好?!笔陨裆Ь捶A報道,“像鄂州李篤、舒州秦云、泉州劉秉忠、清江晏鳴相、臨川黃元杰等輩,都在苦行中脫穎而出,在所經(jīng)過的各州縣學里,已經(jīng)小有聲望了。”
“吾道不孤,后繼有人。”吳子龍微微點頭,“公議推舉之事,和做學問道理相同。樹yu枝繁葉茂,必深其根,方能經(jīng)風雨。如今人人只見到朝堂高位,卻不知在跟腳下功夫。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人。”他搖了搖頭,笑容轉(zhuǎn)冷道,“先把人心鼓動起來,各州縣的案子加緊遞到鄂州,刑部一直壓著不辦,再讓各地的廩生帶著苦主去刑部申冤,給陳少陽、溫循直增加壓力,這事情要趁熱打鐵,鬧得越大越好?!?
“弟子領命?!笔怨砉笆?,又問道,“恩師,聽說朝中在議論‘保馬法’?”
吳子龍只微微點了點頭,未置可否。石庭堅遲疑一瞬,前一步道:“恩師,此法名為保馬,實為助長兼并之風。東南本來人多地窄,桑稻、桑棉爭田。如今米價低迷,綢緞、布匹的價錢卻高,各地縣富戶紛紛改種桑樹。因為樹一種好,便平不需要多少人力維持,所以江南的富戶紛紛從佃戶手里把田地收回,兼營工商,廣建蠶場、絲場、布場等,獲利倍于種糧。非但如此,富戶還大肆兼并良田種桑樹,致使許多百姓流離失所。這保馬法,正是為了兼并土地而提出來的?!?
石庭堅對兼并之事深惡痛絕,故而聲色俱厲地陳述厲害。然而吳子龍只靜靜地聽著。江南桑奪稻田的事,他早已知之,而且知道得比石庭堅還要詳細。保馬法助桑奪良田,兼并土地之事,緣起自江南路一戶苗姓富戶。
兩年多前,遼宋鏖戰(zhàn)正酣,打仗、運輸輜重,樣樣都要馬匹。朝廷為了抵御遼人,不但從蜀中買馬,更在民間高價購買喂馬的草料。這姓苗也是利yu熏心,將蠶吃不了的老粗桑葉摻合在鮮草料中賣給草料場。幾個月沒被覺,他摻桑葉的膽子越來越大,到了最后,居然一直沒事。他才現(xiàn),因為桑葉多汁細嫩,嬌弱的蠶蟲雖然吃不了老桑葉,但喂馬卻綽綽有余。苗姓富戶后來干脆就把桑葉賣給草料場喂馬。
原先所謂“春蠶不吃小滿葉,夏蠶不吃小暑葉”,桑葉一旦長老,蠶就不吃了,現(xiàn)在老桑葉居然可以喂馬,桑園的主人便又多了一大筆收入。這個消息傳出去后,別家紛紛仿效,還有人趁著秋冬季節(jié),桑樹葉子稀少的時候,在桑園中栽種牧草,或賣或自養(yǎng)馬羊等牲畜。
栽桑養(yǎng)蠶,抽絲織錦,雖然頗費人工,但在人多地少的江南一帶,卻是最賺錢的行當之一。所謂一樹桑樹一樹錢,桑樹又有“搖錢樹”之稱。農(nóng)家常用蠶沙來養(yǎng)魚,蠶蛹則可以養(yǎng)雞鴨,老桑葉可以喂馬養(yǎng)羊,馬糞、羊糞、雞鴨糞便又可肥田。朝廷收購馬匹和草料的價錢一直居高不下,算起總賬來,種桑養(yǎng)蠶養(yǎng)馬的收益大大過了種糧食。雖然不斷有人棄稻種桑,但南面稻谷源源不斷運進來,米價不但沒有升去,反而還一直在下跌,這一年多來,改稻田種桑樹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
對廣有田地的富戶來說,種樹和種莊稼大不一樣,只要成了桑林氣候,就不需要佃戶天天照料,采摘桑葉,養(yǎng)蠶,抽絲,紡織,甚至在秋冬兩季種些牧草,全都可以雇長短工來做。所以,改稻為桑的風潮愈演愈烈,失地的農(nóng)民就越來越多,有運氣的還能在桑園和工坊找到事做,沒運氣的朝不保夕,甚至到了無米下鍋的地步,還有一些咬牙了去南海的大船。在一些人大橫財?shù)耐瑫r,另一些人饑寒交迫,怨聲載道。若不是各地團練得力,只怕已經(jīng)遍地盜賊了。
“恩師,兼并是亂國之道,”石庭堅滿臉憂色,勸道,“不能聽之任之啊?!?
“庭堅,你憂國憂民是好的。”吳子龍語重心長道,“但是,要分清楚輕重緩急?,F(xiàn)在,頭等大事,乃是爭奪各州學政的立場,爭取在年內(nèi)搬到陳東,否則的話,大好時機就錯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