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時榿的十七歲壽辰,單從過程來講,其實有點凄涼。
因為這樣那樣的巧合,一場好好的生日聚會,到最后,竟然硬生生變成了失戀者聯(lián)盟。
大家都自顧自悲傷,喝酒喝的東倒西歪,只留壽星一個人在桌子上孤獨地涮火鍋。
給他點蠟燭,唱生日快樂歌,最后吃了他的蛋糕的,只有蒔音一個人。
結(jié)果最后他想送喜歡的女孩回個家,還被自己的姑奶奶給截了胡。
當(dāng)時,裴姑奶奶打完麻將回來,看著這一屋亂七八糟的孩子,哭笑不得,通知了幾個男孩子的家長,說留他們在家里住一晚上再回去。
家長們都欣然同意。
至于幾個小姑娘們嘛,留宿當(dāng)然是不可能了,裴姑奶奶就跟司機(jī)一起開車送她們回家。
而裴時榿沒能一同上車的原因也很現(xiàn)實:車位不夠了。
——這是在他身為富二代的人生中,第一次冒出“想買一輛加長版勞斯萊斯”這種稱職的念頭。
但是很顯然,目前他還實現(xiàn)不了。
因為他要自由。
......
臨上車前,蒔音忽然想起什么,從書包里掏出一個禮盒,遞給他,
“對啦,你的生日禮物,之前一直忘了給你了?!?
少年微微一揚眉,
“你之前不是給過了么?”
“欸,什么時候?”
“那幾條鯨啊。”
鯨?
......哦,想起來了。
上周末,蒔音跟江妙一起去看電影,出來的時候一時興起,玩了會兒抓娃娃機(jī),結(jié)果運氣爆棚,一抓就連抓到三只小藍(lán)鯨。
后來她抱著藍(lán)鯨回學(xué)校上晚自修,裴時榿大爺又一直趾高氣昂地催她趕緊去給他準(zhǔn)備生日禮物,女生被念叨的煩了,干脆把玩偶往他懷里一放,
“喏,生日禮物?!?
讓人覺得奇怪的是,裴大爺居然沒生氣,反而只是挑了挑眉,問,
“這是你自己抓的?”
“當(dāng)然咯,厲害吧?”
“有點丑?!?
“喂喂......”
“算了,看在你審美本來就有問題的份上,小爺勉強收下?!?
......啥?
這幾只玩偶本來就大不到哪里去,設(shè)計也簡單,放在超市里十幾塊錢就可以買到了。
蒔音用娃娃機(jī)抓的,更是只花了六塊錢。
所以對方的好商量讓她都覺得十分震驚。
“那個鯨.....就是開玩笑,不算的啦?!?
她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
蒔音主要是覺得,就算裴十七忽然變得寬容祥和,也不意味著自己就真的可以敷衍地塞給他幾只娃娃算了。
所以后來回家,她還是認(rèn)真給他準(zhǔn)備了一份禮物的。
——并且又是書。
大多數(shù)人都覺得,書籍是最中規(guī)中矩的生日禮物。
不用太費心,又不會顯得太敷衍太low。
反正蒔音自上初中起,就收到過不下二十本書籍當(dāng)作生日禮物。
但她自己卻很少往外送。
因為她覺得送書是很鄭重的事情。
特別是送給現(xiàn)實生活中認(rèn)識的人。
“我想把這本書分享給你?!焙汀拔矣X得你應(yīng)該會喜歡這本書?!?
——都太私密。
上次送他的那本《撒哈拉的故事》,是蒔音人生中送出去的第三本書。
前面兩本一本送的閨蜜,一本送的弟弟。
裴時榿很榮幸的,成為了唯一獲得蒔音二次饋贈的人。
并且不是什么名著散文,而是一冊攝影游記。
一冊總共六本,一本一個國家,所有照片都是景物圖,每張照片里都沒有人。
哪怕是街道也是空曠的。
看了下出版日期,剛好是裴時榿出生那一年,也算是有些年代感的書了。
但是被保存的很好。
“這個攝影師是個紅綠色盲?!?
女生后來告訴他,
“所以其實他拍這些照片的時候,在他眼里的景物,跟我們是不一樣的?!?
可照片依然非常有質(zhì)感,色調(diào)也不突兀,讓人很難相信,這位攝影作者居然不辨紅綠。
“這件事情,其實是在他出到最后一本攝影集的時候才被曝光的,最開始首映本來只印了不到兩千冊,后來當(dāng)時出版社靠這個當(dāng)噱頭,賺足了關(guān)注度?!?
“不過還沒等他們加印,這位攝影師就以侵犯**權(quán)把出版社告上了法庭,并同時宣布解約了。他說,他希望欣賞這些照片的人僅僅只是因為作品,而非因為他這個人?!?
“所以,這冊攝影集就成了絕版。”
她彎了彎唇,
“這冊書還是我爸爸送給我的,我小的時候有一次生病不肯喝藥,他就用這個作為交換條件讓我喝中藥?!?
“雖然后來我還是偷偷把藥給倒掉了,但很奇怪的是,長大過程中,每次我覺得十分煩躁、十分不高興的時候,我就會翻這冊攝影集,翻著翻著,心情就會好一點?!?
“我知道,肯定是因為我個人特殊的心理作用啦,對其他人大概沒什么用??墒悄翘炷惆涯潜尽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送給我之后,我忽然就很想把這冊攝影集分享給你?!?
.....
那天。
蒔音送了他一本《沙漠的故事》的第二天,裴時榿硬塞回給了她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很普及的書籍,大概是全國各大小學(xué)都強制必讀的名著。
這個年代,大家都追求獨特,你送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像你說你最欣賞的詩人是李白杜甫一樣,讓人覺得沒有十分逼格。
但少年的神情別扭又認(rèn)真,
“這是小爺最喜歡的一本書,喏,給你了?!?
蒔音眨眨眼,認(rèn)真地接過了。
后來某次聊天,她才知道,這本書真的是裴時榿心里的白月光,這個向來不喜歡看小說的少年,甚至能熟練地念出里面每一個拗口的人名和地名。
“你說那本書你看了大概有八十遍,這冊攝影集,我也大概翻了有八百遍了,我把它送給你,但如果你覺得一般的話,其實我還買了一個帽子,也很適合你,你可以把書還給我,然后我把禮物換成帽子。”
少年的視線落在側(cè)面的作者名字上:
蒔覺知。
非常熟悉的姓。
他沉默了一會兒,
“那我還是換成帽子吧?!?
女生的睫毛顫了顫。
有一些小細(xì)節(jié)可以深究,值得疑問。
但是他什么都沒有問,反正直接拒絕了。
確實,他那么聰明的人,確實也不需要多問,一點點細(xì)枝末節(jié)就能猜到了。
沒錯,這冊攝影集的攝影作者,就是蒔音的親生父親。
年輕時,父親也曾是一個狂熱的攝影愛好者,后來因為家庭,放棄了自己浪跡天涯的夢想,安安穩(wěn)穩(wěn)顧家上班,也開始享受起溫馨的幸福。
所以這冊攝影集,是他唯一出版的一套的攝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