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者的眼中,線索無處不在,只要仔細觀察、大膽假設(shè)、層層推理……揭開神秘的面紗,不過是彈指之間,刺客身份也一樣!
北方天氣寒冷、風沙較大,豺狼虎豹極多,生存環(huán)境惡劣,因此上,北方人鼻子高挺、眼睛細長,身材高大魁梧,性格更是勇猛彪悍!
南方氣候溫和、水量充足,物產(chǎn)十分豐富,環(huán)境可就舒服多了,因此上,南方人鼻子小巧、眼睛圓潤,體型略微單薄,性格也更柔和一些!
這是千百年來,在大自然的影響下,慢慢形成的遺傳基因,短期內(nèi)無法改變的,刺客用的山越蛇毒,說的吳儂細語,可是鼻子高挺、眼睛細長,身材也很高大,這都是北方人的特征!
當然了,萬事總有例外的,北人南相、南人北相、以及男生女相也有的,可是相貌上會混肴,飲食習慣難以改變,蕭逸送上的斷頭飯,可是大有深意呢!
人在臨死之前,除了想念父母妻兒、親朋好友,感嘆未完的事業(yè),沒死的仇人……剩下的最大愿望嗎,恐怕就是吃一次家鄉(xiāng)飯吧?
中國地域復雜,各地農(nóng)作物也不一樣,揚州、荊州、益州河流縱橫,大面積種植稻米,涼州、司州、并州高原缺水,種植一些耐旱的糜子,幽、冀、青幾州冰雪較多,種植耐寒的麥子,徐、豫、兗三州則種植粟米!
不同的農(nóng)作物,也造成了不同飲食習慣,刺客-顧偉別的食物沒動幾口,卻連吃三大碗粟米粥,說明他不但是北方人,還是徐、豫、兗三州人氏,而且是士族子弟!
只有士族子弟,才會死到臨頭之時,依舊注重自己的儀表,也只有士族子弟,放著爛熟的豬蹄不吃,去啃帶血絲的羊腿!
古人吃飯也分等級,天子食太牢,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大夫食羊、庶人食犬、彘……牛羊為貴肉,豬狗為賤肉,士族出身的子弟,寧可餓幾頓肚子,也不會吃賤肉的!
比如鴻門宴上,樊噲側(cè)其盾以撞,沖入大帳救劉邦,項羽說道: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這個歷史故事中,面對無禮的闖入者,項羽并沒有發(fā)怒,反而賜酒、賜肉,似乎對樊噲很器重,最后還寬恕了劉邦,其實大有深意呢!
秦代一斗酒大約四斤,尋常人根本喝不下,彘肩(豬腿)屬于賤肉,生的更難以下咽,這兩樣東西賜給樊噲,與其說是器重他,不如說是戲弄才對,只不過司馬遷一番春秋筆法,把后代人給誤導了!
推測到了這一步,基本可以排除江東、荊州、漢中、益州四鎮(zhèn)諸侯了,因為中原地區(qū)士族,很少為他們所用的,而且這種高級刺殺,只有派家鄉(xiāng)子弟才放心,既不成功、亦可成仁!
不是外寇,則為內(nèi)賊,中原地區(qū)高層人物,恨蕭逸的不在少數(shù),敢動手的寥寥無幾,因為一旦行刺失敗,就會引來瘋狂的報復,無愁侯府的巨大勢力,一般人可吃不消的!
有這個膽量與實力的,無非是兩派力量,一個是丞相府,想要剪除功臣,收回軍政大權(quán);另一個是漢室死忠們,想要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刺客出手之時,先對蕭逸、后奔曹沖,下手狠毒,毫不留情,這就把丞相府排除了,虎毒尚且不食子,奸雄再是無情,也不會對愛子下手!
曹丕、曹植、曹彰兄弟,倒是可能派人刺殺曹沖,以免的日后爭奪儲位,可是借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行刺蕭逸的,如此一來,幕后主使也就呼之欲出了……漢室死忠!
蕭逸、曹沖只要遇刺一個,雙方勢力必然以死相拼,就像兩輛奔馳的戰(zhàn)車,相互撞個粉身碎骨,漢室死忠們就能漁翁得利,把皇帝劉協(xié)推出來,重新掌握大權(quán)了!
刺客臥底學府好幾年,手段又極為高超,說明幕后主使者,必是一個老謀深算之人,且有不凡的政治能量,在漢室死忠之臣中,這樣的人物屈指可數(shù),敢對曹氏、蕭氏出手的,那就更少了!
蕭逸略加思索,就想到一個人-伏完,他是大漢國丈、漢室死忠,對曹操進爵魏公之事,可是恨之入骨呢,為人又心性陰險,歷經(jīng)無數(shù)風波而不敗,因此嫌疑性最大了!
層層推理,環(huán)環(huán)相扣,如果有一步錯誤,就找不到正確答案,即便以蕭逸的智慧,也只有六成把握,因此裝出一副肯定語氣,去試探刺客的反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