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如今巴蜀之地大亂,我等重舉天公將軍大旗,號召天下忠義之士,又何愁大事不成呢,咱們……”
反對的都是山賊草寇、地方豪強,他們趁著大亂崛起,是想弄一份榮華富貴,而不是到關中種地去,自然不愿意北上了。
還有幾名黃巾余孽,自稱是張角的親傳弟子,鼓吹著恢復天公大業(yè),重新打出太平道的旗幟來。
好在太平道覆滅多年,這股妖風難以鼓動人心,別說普通百姓們了,就是那些山賊草寇,也不會再頭裹黃巾,跟整個天下作對了,那就是一條必死之路!
“北上!”
“南下!”
“歸順朝廷!”
“自立為王!”
“你們是自尋死路,還想拉著幾十萬百姓陪葬!”
“你們是胸無大志,子子孫孫與人為奴!”
……
在北上、南下的問題上,大小頭目們發(fā)生了激烈爭吵,而且火氣越來越大,紛紛拔出了兵刃來,大有發(fā)生火拼之勢!
蕭逸混在人群中,也跟著振臂高呼,還把鬼頭大刀拔出來了,不過他不是支持北上,而是擁護南下,至于原因嗎……嘿嘿!
“肅靜!肅靜!--全他媽的給老子閉嘴--啪!”
對付這種亂局,好相勸是沒用的,吳質一把摔碎了手中酒碗,大堂外沖進了數百名護衛(wèi),手持明晃晃的刀劍,有的還端著上弦的弩箭,對準了鬧事的大小頭目!
大堂內瞬間安靜下來了,就連窮兇極惡的山賊頭目,也不敢再胡亂炸刺了,不過讓他們乖乖北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不了拉走人馬單干去!
“如今前無去路,后有追兵,大家要想死中求活,必須齊心合力才行,這樣吵吵鬧鬧的算什么?
依本大首領之見,咱們明天繼續(xù)東進,全力攻下重鎮(zhèn)巴中城,那里是水陸樞紐,人口密集、存糧也多,等咱們補充完畢之后,再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是北上,還是南下如何?”
……
“大首領之有理,我等愿聽從號令!”
吳質也知道,在場的頗多桀驁之徒,用武力是壓服不了得,故而提出一個折中的建議,很快得到了大家一致同意!
北上也好,南下也罷,都得有充足的糧草、物資才行,巴中城富甲一方,正是取得補給的好地方,還能趁機擴充人員呢!
接下來,在吳質的主持下,經過大家伙的討論,又通過了兩項提議:
一是舉起了‘乞活軍’的旗幟,意思是大家舉旗造反,只為了乞求一條活路,無意與大漢朝廷作對,可以博取世人的同情,也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二是把難民隊伍整頓了一下,分成了前、后、左、右、中五大營,每一營皆設置了旗號,還推舉出了負責人,以便協(xié)調指揮之用,好歹有點軍隊的樣子了。
而在分兵的時候,吳質在蕭逸的授意下,故意把那些山賊草寇、黃巾余孽,以及桀驁不馴之徒,全都分到了后軍營,又把自己的心腹人馬,集中到了前軍營!
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前軍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又要沖鋒陷陣,是又累又苦又危險的,而后軍相對輕松對了,危險性也大為降低!
因此山賊草寇、黃巾余孽們毫無意見,反而稱贊大首領夠義氣、有擔當,不過他們顯然忘記了一種常識:當壁虎遇到危險之時,往往會選擇斷尾求生,待在后面,未必安全!
…………………………
午夜時分,會議結束之后,大小頭目們離開了縣衙,卻沒返回各自駐地,而是呼朋喚友,組成了一個個小團伙,準備再來個內部會議!
在這種非常時期,多一個人就多一分力量,也就多一分安全,多個小團伙形成之后,又四處拉攏閑散之人,以求團結自保!
“這位兄弟相貌非但,日后必定前途無量,可愿與我們做長夜之飲啊?”
“承蒙各位抬愛,在下早有此意啊,還是去我的營地吧,入城之時搶了不少美酒,還有漂亮姑娘,正好招待各位兄弟了!”
“有美酒,還有姑娘,弟兄真是好客啊,那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哈哈!”
…………
十幾名頭目走過來,向蕭逸發(fā)出了邀請,他們都是主張南下的,還是其中的死硬派呢,就包括幾名黃巾余孽!
剛才會議上,蕭逸也揮舞鬼頭刀,強烈建議隊伍南下,被他們認為是同道中人,故而想拉攏過來!
蕭逸自然順水推舟了,滿臉堆笑的回應著,把他們領向了自己的營地……第二天,這十幾名大小頭目,就全都消失不見了。
幾十萬人的隊伍,每天都有人加入,也有人離開,消失十幾個人,根本引不起任何注意,而他們手下的隊伍,也很快被別人吞并了!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