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四川種植鴉片的厲害,你還不知道到了什么程度?!毙炷羾@息一聲:“大家都以種罌粟為第一要務,以至蔬菜都要從外地運進來,菜市場上根本就看不到本地菜。日常用的油除桐油之外,大人,全部都是罌粟油??!”
王恒岳聽的心寒。雖然之前也知道四川種鴉片種的厲害,但親自來到這個時代,親眼看到,才現(xiàn)這里的罌粟,遠比任何想像都要來得多。
“種罌粟在這是正當行業(yè)?!编囅目嘈χ溃骸笆芯∝?、童工、女工,無不乞求上幾畝田來種這個東西,尤其是在秋收以后,遍地都是罌粟!”
王恒岳沉默不語,李逸風接口說道:“鴉片害人,大家都知道,但也怪不得這些種植的人。一來四川的土地最是適合種植鴉片。二來機器輪船通航后,依靠川江、烏江交通便利,能夠直接把鴉片輸送到東部各省。第三種植鴉片無需什么技術,冬天下種,次年夏初收獲,正好與農忙季節(jié)錯開。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他在那停頓了下繼續(xù)說道:“一畝地大約可以收獲鴉片五十到六十兩,收玉米二百二十斤,黃豆六十斤,紅豆二十斤,荷蘭豆十斤。以收鴉片六十兩計,過冬后可賣出銀七到八兩,就算當年收價不高,也能賣出六兩銀子。玉米二百二十斤只能賣一兩八錢,黃豆六十斤只能賣六百四十八文錢,紅豆、荷蘭豆皆二錢,這么一算下來,種植什么劃算一目了然,自然人人都爭著去種鴉片了!”
王恒岳抿了抿嘴。
你說這能怪老百姓嗎?種鴉片的收入是種植別的農作物的幾倍、幾十倍,這樣誰還會去種植別的東西?
大規(guī)模的種植鴉片,還帶來了一個意外:
在鴉片戰(zhàn)爭滿清失敗后,中國的本土鴉片卻在對外國鴉片的“戰(zhàn)爭”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還不光是四川,罌粟種植早已遍及全國,再也找不到無大量罌粟種植業(yè)的省份。北至蒙古、西至甘陜,南至閩粵,東至富庶的江浙山東,各省皆有大量土地用來種植罌粟,甚至成為許多農民的主業(yè)。
國內罌粟種植面積的擴大和鴉片質量的提高,直接導致了外國進口和走私鴉片的逐年減少,至188o年,國產鴉片數(shù)量早已過了進口鴉片。全國鴉片的自給率竟達到八成以上。
到1881年,不僅波斯鴉片進口全部停止,而且據(jù)當年英國駐上海領事提交給本國的貿易報告所說:“在四川、云南、山西、陜西、甘肅和貴州等省,印度鴉片幾乎都被趕出了市場,現(xiàn)在簡直不再運往這些地方,那里的消費全部由中國產的鴉片供應了”。
中國鴉片的展度驚人,僅過一年即1882年,本土鴉片已經不僅完全滿足國內需要,而且可以出口了。
外國鴉片不僅在華西和西南地區(qū),而且在沿海地區(qū)也正在逐漸讓位于中國鴉片。就像華西的鴉片正在大批流入緬甸一樣,東面的臺灣和其它島嶼現(xiàn)在也從大6獲得其部分鴉片供貨。
中國鴉片徹底將把外國鴉片趕出中國,看起來已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可是這樣的“勝利”,只能讓人苦笑。
尤其是在滿清政府開征“鴉片稅”后,種植鴉片再也不需要顧忌什么,居然成了一項光明正大的“事業(yè)”了。
只是這是為富國,而不惜犧牲了“民強”!看更多誘惑小說請關注微信npxswz各種鄉(xiāng)村都市誘惑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