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劉立海又多了一份奇怪,齊強和方錦秀都屬于識時務者為俊杰的人,他們一定是聽到了什么,至少斷定劉立海背后絕對有高人相助,否則怎么就會在進了紀委后,相安無事地出來了呢?
當然了,關于部隊和京江公安對抗的事情,劉立海相信林縣不會知道,這事無論是郭寶鑫書記,還是李高成省長,還有吳浩天書記,都是極力壓制的一件事,這事是不允許外傳的。
會場上的議論聲還沒停止,但是真正站起來發(fā)的人卻沒有,馬錦秀把目光落在劉立海身上,已經(jīng)有兩次了,劉立海裝作沒看到一樣,他不想第一個發(fā),在這樣的會議,他的發(fā)與否其實并不重要的。
只是今天,石志林把這個問題拿到縣委縣政府的干部會議來研究討論,這本身就已經(jīng)說明了一件事情:他是要堅持爭創(chuàng)城市一體化典型的。
林縣的副書記夏青峰首先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是一位快退二線的老同志,接手龔道進的位置,對于他來說,不過就是石志林的一口磚,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他說:“石書記的講話,讓我受益匪淺,為了深入慣徹落實石書記的講話精神,我決定以實際行動帶頭,下到二道鄉(xiāng)深入城鄉(xiāng)一體化的落實問題。搞好二道鄉(xiāng)的佳潤公司,爭取我們縣的財政收入添磚加瓦。”
夏青峰書記的話一落,石志林帶頭鼓掌,接著會場上的所有的人都響應號召似的鼓起了掌。
掌聲之后,便有分管農(nóng)業(yè)和工業(yè)的副縣長分別談了自己的看法,全部如同夏青峰這樣,各自選了一個鄉(xiāng)和一家公司,作為他們掛點的實際根據(jù)地。
兩位副縣長發(fā)之后,馬錦秀縣長的目光再一次投到了劉立海的身上,而石志林書記此時也順著馬錦秀縣長的目光看向了劉立海,不過石志林沒有說話,劉立海以為馬錦秀縣長要點他的名字,讓他發(fā),可等了一下,馬錦秀縣長卻沒有點他的名字,只是目光卻還在他身上掃來蕩去的,劉立海便知道,該他發(fā)了,這種場合,他也必須發(fā)了。
對于這樣的一個時刻,劉立海忽然意識到了一點:無論是石志林,還是馬錦秀,他們都在有意試探著他。
劉立海的大腦迅速回轉(zhuǎn)著,如果他站起來給了與眾不同的方案,他們會怎么說呢?如果他和其他人一樣回答,他們是不是也在想,這就是郭寶鑫書記接見過的高材生嗎?
此時,劉立海很清楚地知道,石志林和馬錦秀都知道郭寶鑫書記接見了他。至如他們是怎么知道的,劉立海就不得而知。
劉立海頓時猶豫起來,在這樣的時候,如果自己表現(xiàn)得太突出了并不是什么好事情。他又想起了冷鴻雁的話:有時候無為而治,往往是最高境界的一種自我保護。
這么想的時候,劉立海便站了起來,臉上一副很為難地表情,他說:“石書記,馬縣長,我聽了領導和同事們的發(fā),大受感動,而且又漲了不少見識,你們的話,一如又給我推開了一扇門一樣,我會很努力,很認真地跟著領導和同仁們學習,希望領導和同仁們多多給我指導,畢竟我太年輕,也沒有多少基層經(jīng)驗,所以,石書記,馬縣長,能不能讓我跟著領導或者同仁先學習一段時間,再獨立掛點呢?”
劉立海的話一落,馬錦秀臉上明顯多了一種看得見的失敗,而石志林則是很耐人尋味地笑了笑,其他的同仁們也跟著笑了笑,似乎都在嘲笑劉立海的話,是啊,所有人都在點著自己掛點的鄉(xiāng)鎮(zhèn),只有劉立海說他沒經(jīng)驗,需要再學習。這不是等于當著大家的面承認自己沒能力,工作能力差嗎?
不過劉立海的話一落,石志林便說:“小劉同志確實還年輕,基層經(jīng)驗不足,在招商引資這一塊也很陌生,我建議由馬縣長先安排一位有經(jīng)驗的同志帶一帶,年輕人,知道自己的不足,懂得要學習,是一件好事。我們要給足小劉同志這個平臺,他可是省領導親自在培養(yǎng)的階梯型干部,遲早會更上一層樓,所以,我們林縣不能埋沒了這樣的人才,一定要他的能力得到更大的和最大的發(fā)揮。”
石志林的話一落,劉立海趕緊說了一句:“謝謝石書記,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努力工作?!闭f完,石志林才示意他坐下,不過,此時的劉立海在暗自慶幸,他沒有去表達自己的觀點,沒有出風頭。今天,他采取示弱的方式來隱藏保護自己。
接下來會議研究了一下招商引資的事情,每位領導都有招商引資的任務,數(shù)目大小都在會議上有了明確的要求。
招商引資的事議完后,石志林突然提到了一件事,取消城市麻木車載客,增大出租車投放市場的問題,麻木車對林縣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也不符合城鄉(xiāng)一體化建設的要求,城鄉(xiāng)一體就是要建立最美的城市和最美的社區(qū)。再說了,提升城市的形象,出租車數(shù)量上去了,城市自然就會上一檔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