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攝像機的鏡頭,能清楚的看到這一刻張紫楓動容了。
血脈親情是一種很玄妙的東西,它可以輕而易舉的改變一個人。
故事里的安然是一個外表淡漠疏離,性格獨立好強,內(nèi)心卻細膩溫暖的女孩。
面對親人的非議,她不畏強權,不愿低頭服軟。
面對愛情,她頭腦清醒,比起路邊的麻辣燙,更愿意去海里沖個浪。
面對人生,她規(guī)劃清晰,坦然接受高考志愿被更改的結果,盡力學好自己的專業(yè),然后專心考研,圓自己的京城夢。
面對工作,她認真負責,兢兢業(yè)業(yè),學習的是護理專業(yè),卻有個當醫(yī)生的夢想,看著昔日照顧的孕婦,為了保住第三胎兒子,不惜加大劑量消耗自己,她奮力勸阻,卻被其一家無情勸退。
面對親情,她明辨是非,不希望被道德綁架。
她的觀點和行,對同樣是姐姐身份的姑媽產(chǎn)生了思想上的強烈沖擊。
故事里的姑媽原來也是個優(yōu)秀好強的女孩兒,憑借自己的努力,考到了大鵝的名校。
本來已經(jīng)到了國外,卻因家里沒辦法同時支付她和弟弟的學費,把她從國外召回,就為了讓弟弟念中專。
姐姐照顧弟弟,似乎是一份毋庸置疑的天然責任,至少在姑媽的認知里是這樣的。
哪怕要犧牲自己的一切,她也從未抱怨懷疑過。
命運的齒輪轉(zhuǎn)動,同樣的選擇擺在了安然的面前。
可她的選擇和姑媽截然相反,她只想過好自己的生活,不想被不屬于自己的責任束縛。
前期,安然和弟弟感情不深,因為弟弟出生時,她剛成年,兩人的相處模式就像陌生人一樣,也因此她的行沒有顧慮,一心想把弟弟送養(yǎng),然后自己讀研。
弟弟也清楚姐姐的用意,所以一開始很鬧騰,想辦法吸引她的注意,在她一次次的離開后瘋狂找她,非常沒有安全感。
但他也很會照顧她的情緒,在她工作的時候安靜地跟著。
在她不舒服的時候給她泡姜水喝。
在她說自己的顧慮時,他說我會聽話,會少吃一點。
在她說出自己夢想的時候,他說能不能等等我,等我長大。
甚至后來為了她的夢想,打電話給之前想收養(yǎng)他的家庭,后來面對她的質(zhì)問,哭喊著說:我不要你了!
從我只有你了到我不要你了。
雖然弟弟年紀小,但他也懂得很多。
他明白姐姐的不容易,也盡己所能地為她分擔煩惱。
雖然有時候看起來很笨拙,但她是他在世界上唯一的依靠。
雖然影片最后,安然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猶豫和掙扎后,依然選擇了和弟弟一起生活。
但是,她不會重蹈姑媽的覆轍,因為她們的生活軌跡,思想觀念和姐弟關系是截然不同的。
傳統(tǒng)的姐弟模式是姐姐付出,弟弟索取的過程。
姐姐的付出是無窮無盡的,弟弟的索取也是變本加厲的。
姐姐從弟弟降生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犧牲,包括財產(chǎn)繼承權,還有涉及到學業(yè),工作,婚戀的權利。
家中長輩身體不好需要照顧時,會優(yōu)先考慮姐姐來照顧。
讀書問題也是,即使姐姐再優(yōu)秀,將來也是要嫁人的,所以不用那么好的學歷,要把機會讓給弟弟。
工作地點不要太遠,方便照顧家人。
結婚也最好要找本地人。
給人的感覺,姐姐人生的每一個節(jié)點,任何一個選擇前提條件都是看考慮家人,而不是她自己。
張紫楓最開始拿到這個劇本的時候,被里面的故事嚇了一跳。
尤其當時劉珊珊正懷上第三胎,張紫楓害怕自己將來也會和故事里的安然一樣。
有朝一日,會因為姐姐的身份失去自我。
好在……
她有哥哥,她相信哥哥一定不會讓自己變得那么可憐。
內(nèi)心經(jīng)過無數(shù)的變化,眼神也從最開始的冰冷,漸漸變得柔和,而后重新堅定。
坐在監(jiān)視器后面的尹若欣看到這一幕,激動得幾乎要喊出來。
終于被她給等到了。
這部戲開機之后,張紫楓的表現(xiàn)雖然一直很好,可給她的感覺總覺得差了一點兒。
一直以來張紫楓被家人保護得太好了,之前演過的角色也都是那種乖乖女。
可這一次的故事不一樣,安然是個獨立女性。
張紫楓需要展現(xiàn)出堅強的一面,她可以猶豫,但必須及時恢復清醒。
本來尹若欣還想著,等今天收工以后和張紫楓好好談談,現(xiàn)在看來是不必了。
這姑娘果然沒讓她失望。
好,過了,收工!
張紫楓頓時松了一口氣,感覺要是再多哪怕三秒鐘,她都要堅持不住了。
以前拍戲,張紫楓從來沒這么累過。
這一次,哪怕明明已經(jīng)拼盡了全力,可心里卻依舊感覺不踏實。
一直在擔心自己的表現(xiàn)不夠好,會拖累了大家。
有的時候,她甚至會因為緊張,出現(xiàn)一些非常低級的失誤。
以至于每一場戲拍完,張紫楓都會下意識的去看導演的反應。
哥!好累?。?
我不想努力了,以后你養(yǎng)我好不好!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