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壽緩緩轉(zhuǎn)過身,接過那份鎏金拜帖。指尖觸及帖面,那看似華貴的材質(zhì)在他感知中卻粗糙不堪,其上附著的、正陽真人試圖彰顯威嚴(yán)的一絲神念,更是微弱得如同螢火,可笑至極。
他甚至沒有打開拜帖,只是指尖微微一動。
無聲無息間,那份代表著正陽宗“恩賜”與“命令”的拜帖,連同其上那縷神念,瞬間化為最細(xì)微的塵埃,從他指縫間簌簌落下,消散無蹤。
書房內(nèi)憤怒的將領(lǐng)們頓時安靜下來,怔怔地看著他們的侯爺。這一刻,朱壽身上散發(fā)出的并非勃然的怒氣,而是一種更深沉、更令人心悸的漠然。
那是一種俯瞰螻蟻、視冒犯如無物的絕對平靜,仿佛剛才被羞辱的不是他,而是對方做出了什么極其愚蠢而不自知的舉動。
“他想讓本侯去拜見?”朱壽的聲音平淡無波,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敲擊在每個人的心神上,輕笑道:“也好。本侯便親自走一趟,看看這正陽山,能否承受得起本侯的‘拜見’。”
他一步邁出,身形并未如何作勢,卻已如鬼魅般消失在書房之內(nèi),只留下一句冰冷的話語在空氣中回蕩:“爾等守好鳳翔,待本侯歸來?!?
下一瞬,朱壽的身影已出現(xiàn)在鳳翔府萬丈高空之上。云層在他腳下翻涌,人間城池變得渺小。他辨認(rèn)了一下方向,目光投向東南某處靈氣匯聚之地――正陽山。
…………
正陽山,乃方圓千里之內(nèi)首屈一指的靈山福地。
但見群山巍峨,主峰高聳入云,山體籠罩在氤氳的靈霧之中,霞光道道,隱約有仙鶴清唳、靈猿長嘯之聲傳來。
漢白玉鋪就的千級長階自山腳蜿蜒而上,直通山門,長階兩旁立著石雕的靈獸,栩栩如生,散發(fā)著淡淡威壓,警示著凡人不可擅近。
山門氣勢恢宏,以整塊“鎮(zhèn)靈石”砌成,上書三個龍飛鳳舞、蘊含靈光的大字――“正陽宗”。
門前有數(shù)名身著青色道袍、精神飽滿的弟子值守,個個眼神銳利,氣息沉凝,竟都有不俗的修為在身。
透過山門向內(nèi)望去,可見亭臺樓閣依山而建,飛檐斗拱,雕梁畫棟,寶光隱隱。演武場上,數(shù)百弟子正在練劍,劍光霍霍,劍氣交織成一片銀亮的光網(wǎng),喝聲整齊劃一,顯得宗門興旺,秩序井然。
更深處,云霧繚繞間,有幾座懸浮的仙島,瀑布從島上垂落,卻化作精純的靈氣灑下,那是宗門長老和核心弟子閉關(guān)的所在。
好一派仙家氣象,繁榮鼎盛,威壓一方!
也難怪正陽真人敢如此托大,傳令鳳翔侯前來拜見。在這片地界,正陽宗的確有自傲的資本,門人弟子早已習(xí)慣了世俗王朝的敬畏與供奉。
然而今日,這鼎盛的仙家氣象,即將迎來徹底的終結(jié)。
朱壽的身影,無聲無息地出現(xiàn)在正陽山門前的長階頂端,仿佛他一直就在那里。
他的出現(xiàn)是如此突兀,卻又如此自然,仿佛天地本該有他這一處位置。
值守弟子先是一愣,隨即厲聲喝道:“來者何人?此乃正陽仙宗山門,速速通名報姓!”
朱壽看都未看他們一眼,他的目光淡漠地掃過那宏偉的山門,掃過那靈氣盎然的亭臺樓閣,掃過那演練劍陣的數(shù)百弟子,仿佛在觀看一場無聲的戲劇。
他緩緩抬起右手,五指微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