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天就要到新春佳節(jié)了,忙忙碌碌的一年總算是要過去了,弘晴也難得地偷了回閑,盡管早早就起了,也早早就到了養(yǎng)心殿,卻并未急著批閱折子,而是雙眼微閉地靠坐在龍床上,神游物外地遐思著,明顯地帶著幾絲淡淡的倦意,概因這一年來,社稷大事一樁接著一樁,戰(zhàn)火燒遍了整個亞洲,每日里要處置的政務(wù)可謂是多如牛毛,縱使鐵打的人,怕也難扛政務(wù)之繁勞。
累是累了些,可弘晴的心情卻一直相當不錯,原因很簡單,國內(nèi)的諸般革新事宜進展喜人鐵路建設(shè)走上了正規(guī),京金(京師至金陵)、京廣兩條鐵路主干線進展順利,最快可于后年年初竣工,到那時,南北溝通無阻,大清的經(jīng)濟再次騰飛已是板上釘釘之事;科舉革新的進展也相當之順暢,直隸地面的小學、中學建設(shè)已近全面完工,師資配備也已基本確定,開春之后便可開始正式招生,加之一年來風調(diào)雨順,各地之收成都相當之喜人,總而之,一切都在向好的一面發(fā)展著,唯一令弘晴稍稍有些頭疼的便是這一年來的開銷實在太大了些,此無他,不止西、北兩線的對俄戰(zhàn)事支出極大,東瀛與南洋的戰(zhàn)事雖已平息,可還是有著零星的土著反叛之事發(fā)生,無論第二集團軍還是第五集團軍,暫時都難以歸國,盡管收繳的戰(zhàn)利品不算少,運回國來的物資也相當之豐富,可與此同時,軍費的開支卻也同樣是個天文數(shù)字,錯非有“八旗商號”以及工部紅利支撐著,光靠國庫支出的話,怕是怎么也支撐不起這么副重擔的。
今歲的財政確實是吃緊了些,可也遠不到勒緊褲腰帶之地步,再說了,待得結(jié)束了對俄戰(zhàn)爭以及第二、五集團軍大部歸國之后,戰(zhàn)爭紅利必將滾滾而來,有著整個亞洲的地盤為支撐,華夏何愁不強,前世那一時空的百年悲劇也就不會有上演的那一天,而這,才是弘晴心情舒暢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啟奏陛下,張廷玉、張大人以及陳思澤、陳大人聯(lián)袂在殿外求見?!?
就在弘晴浮想聯(lián)翩之際,卻見李德全急匆匆地從殿外行了進來,疾步搶到了文案前,緊趕著一躬身,小心翼翼地出稟報了一句道。
“哦?宣?!?
一聽張、陳二人齊至,弘晴的眉頭當即便是一揚,不過么,倒是不曾有絲毫的遲疑,一揮手,已是就此準了。
“喳!”
弘晴金口既開,李德全自不敢稍有耽擱,趕忙恭謹?shù)貞?yīng)了一聲,急匆匆地便退出了大殿,不多會,便又陪著張、陳二人疾步從外轉(zhuǎn)了回來。
“臣等叩見陛下?!?
一見到高坐上首的弘晴,張、陳二人自是不敢怠慢了去,一前一后地便搶到了御前,緊趕著便是一個大禮參拜不迭。
“免了,來人,賜座?!?
以弘晴之政治智慧,自不會猜不到二人聯(lián)袂而來,必有要事發(fā)生,不過么,弘晴卻并未急著發(fā)問,而是虛抬了下手,很是和煦地賜了座。
“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陳二人都是城府深似海之輩,盡管心中牽掛不小,卻絕不會在禮數(shù)上有所閃失,照著朝規(guī)齊齊謝了恩之后,也就各自斜坐在了眾小太監(jiān)們抬來的錦墩子上。
“啟奏陛下,朔州分局發(fā)來急電,白蓮教匪嘯聚山西朔州所屬之山陰、右玉兩縣,瘋狂劫掠,匪首杜云山,自號‘承天大將軍’,聚眾五千余,朔州知府張賢德緊急調(diào)派守備營前去彈壓,卻不料守備營游擊將軍李卓竟是白蓮教中人,趁出征之際,悍然反叛,與杜云山內(nèi)外勾結(jié),一舉攻陷山陰、右玉兩縣縣治,朔州大亂,張賢德已下令緊閉州城四門,現(xiàn)如今,告急文書已在路上?!?
陳思澤到底是有職責在身,卜一落了座,便緊趕著朝弘晴一躬身,語調(diào)沉重地將白蓮教在朔州造反一事細細地道了出來。
“嘿,又是白蓮教,好得很么,看來朕還是殺得不夠多來著,好,很好!”
一聽又是白蓮教造反,弘晴身上的殺氣頓時便大起了,臉色更是陰沉無比。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白蓮教者,不過跳梁小丑耳,但消我大軍一發(fā),旦夕間自可蕩平無虞。”
弘晴這么一怒,張廷玉可就坐不住了,趕忙便跪倒在地,溫開解不迭。
“來人,即刻傳在京之從一品以上大員到此議事,不得有誤!”
弘晴并未理會張廷玉的開解,猛地一拍龍案,聲線陰冷地便下了旨意。
“喳!”
圣旨既下,侍候在側(cè)的李德全自是不敢稍有遷延,趕忙恭謹?shù)貞?yīng)了一聲,領(lǐng)著幾名小太監(jiān)便奔出了養(yǎng)心殿,自去安排相關(guān)傳旨事宜不提
“臣等叩見陛下?!?
圣旨既下,自是無人敢怠慢了去,不單六部九卿齊至,五爺、七爺、老十六等也全都到了,即便是告病在家多時的四爺以及十三爺也都來了,當然了,趕到雖有先后,可覲見卻是一體的,待得一行進了大殿,入眼便見弘晴面色鐵青地高坐在上首,諸般臣工們心中自不免都為之一驚,但卻無人敢在此時有所閃失,忙不迭地便齊齊搶上了前去,規(guī)規(guī)矩矩地便是一個大禮參拜不已。
“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