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徐子青總比云冽慢上幾分,只因云冽乃是一位劍仙,自打下界時起便是好戰(zhàn)之人,常年與人切磋,修煉多了,還能自創(chuàng)劍法,便比他多出一些經(jīng)驗。而徐子青在下界時一應(yīng)術(shù)法皆頗繁瑣,雖也經(jīng)歷了許多大戰(zhàn),但那大戰(zhàn)中皆以殺敵為主,又用了他人傳下的法門,對戰(zhàn)方面,就遜色不少。
待到了仙界之后,徐子青要自創(chuàng)仙法,心里總有諸多念頭,尚未成型,云冽卻在天劍樓里遍覽劍典,其劍意且是以勢壓人,速戰(zhàn)速決,自然要快上許多。
不過,徐子青向來以師兄為鏡,打從前到如今,都是要極力追趕師兄,來與他并肩而行,逍遙天下的。在下界如此,仙界也不例外,此時見自己又只能見到師兄背影,說不得待再過些時候,連這背影也見不著了……頓時心里也不免生出幾分壓力來,他自己,也總覺得還需得更上進(jìn)些的。
于是,徐子青很快盤算一番,決定先把目前領(lǐng)悟出來的幾個法門,先好生熟練一番。待將它們精通之后,與那些俊杰對戰(zhàn)時,自能斗得快些,也好讓他迅速追上師兄才是。
他心里還有計較——以師兄的性情,如今恐怕只是要多見識一些仙人手段罷了,待到之后,師兄必然會主動挑戰(zhàn)大羅金仙。如若到那時他還不能追上師兄,反而要因著師兄與大羅金仙對戰(zhàn)放慢腳步后才勉強(qiáng)跟上……那也著實丟臉了些。
想定以后,徐子青也不猶豫,只管再挑出一位羅天上仙,先去磨練本事了。
這回,他已然有些腹案,待見到對手后,先要主動出手,搶攻一輪……
且不說徐子青在這頭摩拳擦掌,再說云冽自打與師弟分別后,也是速速造就石屋,又速速弄清到此處諸多規(guī)矩后,仙識一掃,就已然開始約戰(zhàn)了。
他挑選的人,最初自然都是劍仙。
不過因著這仙界出名的劍道天才——那劍道九子并許多劍魂六煉、七煉者他都已見過也切磋過,這些人等,他雖并不十分熟悉,可名號卻也記得,故而不會再挑。但余下之人里,他就全無顧忌,由頭一個開始,一一約戰(zhàn)。
這般的做法,倒是與徐子青所為很是相似。
師兄弟兩個相處多年,如此也算是別種默契罷!
可想而知,云冽略過那些劍仙強(qiáng)者,于剩下的劍仙里來做約戰(zhàn),便幾乎未能遇見對手。一連六七人,最強(qiáng)者也不過是劍魂六煉,而那些劍仙通常只出得一劍,就被云冽窺見對方所修之道、劍典精妙處,隨即一劍破之,就已勝出了。
還有些劍魂不過四煉五煉者,在云冽釋放劍壓之后,很快就被其氣勢所攝,根本發(fā)揮不出多少本領(lǐng),也會落敗。
這才有了云冽勢如破竹,短短時間中,就連躍數(shù)重云之事來。
他晉升之快,在整個仙界的年輕俊杰里,也都是極罕見的存在,也一如徐子青所想,如今的云冽只是有意見識更多劍典,待他再尋摸不到更新奇的之后,怕是就當(dāng)真會去挑戰(zhàn)大羅金仙了。
而除卻云冽與徐子青外,凡是來到此地的俊杰們,都卯足了勁兒,在極力進(jìn)取。五陵一脈的那些天才師兄們,雖如今歸于青云宮與劍宮之下,可脫離了兩位少宮主的光輝后,在這試練塔中,晉升得也一點不慢。
可以說,越是年歲輕,越是資質(zhì)強(qiáng)的仙人,在此處的進(jìn)展越快,手里的功績點,也積攢得越多。不知不覺間,很大一批仙人的功績點,已然足夠他們換取一些合用的天材地寶、修煉資源了!
就比如,此時的徐子青。
而今,已然是七八日過去了。
徐子青每日只消仙元恢復(fù),就會接連約戰(zhàn)或者應(yīng)約,眼下雖然還未突破,但已經(jīng)有一門仙法——或者說他自創(chuàng)仙法中的其中一式,被他淬煉得十分圓熟了。
這一式,正是那日他靈光一現(xiàn),所得的一式印法。
叫做:乾坤萬重印。
乾陽坤陰,由萬木生死推衍輪回,以萬木生死輪回化萬物生死輪回,再推衍萬靈生死輪回。這一式印法里,若單以那黑白分明的生死之力來對敵,與陰陽掌中兵之能極為相似,稱不得自創(chuàng)的一式仙法。
于是徐子青百般琢磨之后,重新改過,要以印法承載輪回之重。將那乾陽酷熱、坤陰極寒合二為一,變化翻轉(zhuǎn),以一木之氣化出一世輪回,將萬重印法,成萬世輪回之重。
簡而之,徐子青使出這印法時,每捏出一個法訣,就附著一木之力在那印法上,那一木之力化為一世之重,若是砸中那與其為敵者,那人就會覺出極沉重之感,好似也接受那一世之因果的重?fù)?dān)般,如同負(fù)著巨石,桎梏難安。
以眼下徐子青的實力,他能捏出十重印已極不容易,待他品級提升后,印法的威能也會成倍增長,堪能讓他用到天君了。
這印法也再不如先前那黑白印章一般粗糙,在師兄云冽遙遙領(lǐng)先的壓力之下,徐子青半點不敢怠慢,連連壓榨自身潛力,就把這印法創(chuàng)了出來。
——自然,這若要做他的主修仙法,還是不足的。
歸根到底,也只是原本想要暫且承載他所修之道,而后卻變作了一種尚有可為的同源仙法罷了。
此刻,徐子青眼中光芒閃動不動,面前一枚小印翻轉(zhuǎn)不休,黑白之氣也隨之翻騰,幾近形成了兩條小小魚兒,在繞著小印轉(zhuǎn)動時,其軌跡隱約朝著那太極變動。
然后,他的手指穿梭,飛速捏著法訣,不多會,便有多出一枚小印,徑直撞進(jìn)了之前的那小印中去!
霎時間,兩條小小魚兒,就壯大一分,那枚小印,也同樣堅固一分。
徐子青的動作仍舊未停,反而十指變動更快了。
就在一息之內(nèi),一枚接著一枚小印被連續(xù)化出,每一化出,必然與之前的小印相合,讓其變得更為強(qiáng)大。
之后,終于第九枚小印出現(xiàn),也融入其中!
此時徐子青額頭沁出細(xì)汗,袖子一揮,把那小印便揮得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