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知孫策軍消息的之時,劉備還在忙碌之中。
因是昨日雖然夜戰(zhàn)取了壽春,可城池卻還需穩(wěn)定。
一方面要處理袁術(shù)的投降兵馬,另一方面還要安置他麾下兵馬,負責防務(wù)問題。
此外,城內(nèi)統(tǒng)治者調(diào)動,也需要張榜安民,穩(wěn)定壽春城內(nèi)形勢。
這些事情可都是要緊急處理完畢的。
因而在張飛出城之后,劉備覺也不睡,直接開始處理這些事務(wù)。
好在劉備這段時間并未攻城,休息良好,又兼常年習武,熬個兩三天夜壓根不算什么。
秦瑱也算年輕,熬夜也不成問題。
針對投降兵馬的問題,秦瑱給劉備建議,先讓雷簿負責安置,先將武器先行收繳,用來看守俘虜。
這么做的作用,一個是在于防備雷簿,另一個是在于減少他們的守城壓力。
因為這一次他們?nèi)氤?,并不是單獨他們?nèi)氤恰?
旁邊還有呂布和孫策兩家人馬,俘虜在他們麾下,是一種十分特殊的存在。
暫時不能用,又要消耗兵力看守。
同樣,雷簿的降卒也很特殊,即便雷簿這人是主動歸降,也不能排除會帶兵反叛的可能性。
因此要想妥善處理這些袁術(shù)士卒,就需要即要保證雷簿沒有反叛的能力,又要顧及雷簿感受。
故而綜合來說,讓雷簿的帶領(lǐng)降卒穩(wěn)住俘虜,是比較穩(wěn)妥的任務(wù)。
只要把兵器給收繳,就能保證危害性降低一個度。
當然,以秦瑱的性格來說,還需要上一層保險,防止發(fā)生意外。
故而除了雷簿之外,他還建議劉備調(diào)給關(guān)平五百兵馬,用來防止雷簿可能走極端。
針對這個建議,劉備自是搖頭笑道:
“軍師謹慎過矣,吾觀雷簿非是朝秦暮楚之人!”
秦瑱對此,卻是回道:
“主公須知,謹慎能捕千秋蟬,小心駛得萬年船!”
不是他過于小心,而是因為張繡之亂就在眼前,處理降卒,必須慎之又慎,不然一個不小心,就會翻船。
于是他又將當初宛城之戰(zhàn)的細節(jié)告知了劉備。
劉備一聽這話,頓時就沒意見了,直接就同意了秦瑱諫。
無他,老曹先例在前,他可不想自己翻車在一個小小雷簿身上!
處理完了俘虜,就輪到布防問題!
壽春城的龐大,對于防守兵力要求極大。
劉備本來是準備把紀靈之前放在城內(nèi)防水的布袋全部搬開,再均勻布防四門。
但秦瑱一聽,就直接否定這個想法!
就和周瑜不拆水壩一樣,秦瑱不僅不要老劉搬土袋,還要老劉繼續(xù)做土袋。
理由很簡單,現(xiàn)在他們在內(nèi),孫策在外。
不排除孫策會一怒之下掘水淹城的可能,在孫策完全離去之前,不能不設(shè)防備!
同理,之前他們攻城的一切攻城器械,也都要回收搬入城內(nèi),不給孫策任何強攻的工具!
對于這個建議,劉備自無不允。
他也知道孫策在城外危害極大,聽到孫策有可能怒掘水壩,他索性就派人前去探查水壩情況。
同時派探子嚴密監(jiān)視孫策軍的一舉一動,又令徐盛帶兵馬于城內(nèi)巡邏,防止呂布麾下兵馬劫掠。
如此一連處理好了兩個問題,剩余的問題秦瑱就移交給了袁渙。
畢竟,壽春城終究還是袁渙的主場。
他只需要管好軍事,至于穩(wěn)定城內(nèi)形勢,張榜安民,就需要相應人手。
他們軍中現(xiàn)在就簡雍、諸葛瑾負責處理軍務(wù),可沒有人手用來干這些。
對此,袁渙自也沒有推辭,直接給劉備推薦了幾個人。
一個名叫張范,之前曾經(jīng)叫袁術(shù)不要稱帝,一個名叫張承,是張范的二弟。
這兩人亦是東漢名門望族之后,祖父張歆為東漢司徒,父親張延為東漢太尉,家中頗有名望。
因中原大亂,故而來到揚州,被袁術(shù)強行壓在壽春城內(nèi)。
又因阻止袁術(shù)稱帝,故而被袁術(shù)所惡,均在城中閑居。
又因阻止袁術(shù)稱帝,故而被袁術(shù)所惡,均在城中閑居。
除了這兩兄弟之外,還有一人名叫鄭渾。
這一個人來頭也不小,其五世祖鄭興、高祖父鄭眾,都是東漢一代名儒。
其兄長鄭泰更是反董志士,名聞天下。
依照袁渙的說法,憑他一個人還鎮(zhèn)不住壽春世家,但只要劉備能請出三者之一,就能穩(wěn)定淮南大勢!
而老劉一聽這三個人的家世,就是一陣發(fā)愁!
因為他雖然姓劉,可出身一直為人詬病,以往與世家子弟打交道,都要低上一頭。
更別說這三人都是漢末大世家子弟,陡然前去拜見,容易吃閉門羹。
見得老劉如此模樣,秦瑱自然也是一嘆。
劉備和曹操最大的差距,差就差在了門第上。
曹操雖然是閹宦之后,可終究也在士族階層,劉備卻是真正的草根出身。
漢室宗親之名,面對寒門子弟還行,在真正的世家子弟面前,其實什么也算不上。
雖然這對改制來說是優(yōu)點,但對于壯大來說卻是缺點。
可以說,在他們掌握一定實力之前,在世家這上面還要吃一定虧的。
不過他作為軍師,自然不能看老劉發(fā)愁,索性對劉備道:
“曜卿推薦此三人,瑱亦有耳聞,張范兄弟躬履清蹈,進退以道,絕非尋常世家子弟可比?!?
“但如今尚早,不好前去打擾,倒是鄭渾此人頗有干才,歷來以百姓為重,如今又有曜卿,主公前去相邀,必有成效!”
其實在他看來,袁渙推薦這三個人都還不錯,張范兄弟雖為世家,卻喜好接濟窮人,以至于家無余才,人品值得信任。
只不過這兩兄弟喜好清凈,征召任命全不接受。
后來曹操征辟二人都用了三年,劉備現(xiàn)在前去,多半沒啥用處。
反倒是鄭渾這人十分有決斷,不僅名氣大,才干也了得。
按照原本歷程,鄭渾早早看出了袁術(shù)難成大事,就從壽春南下前去投奔了華歆。
他知道這人的才干,但不知其何時投靠的華歆,既然現(xiàn)在就在壽春,他們自然不能放過!
聽得秦瑱之,劉備也點了點頭,當下便在袁渙的帶領(lǐng)下前往拜訪鄭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