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大家現(xiàn)在也確實是一籌莫展。
按照原定期限,今天大年初一是送吳敬之上山的日子。
結果只剩個空棺材了,吳秋秋也不見了,一幫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能咋整
今天又是這樣的特殊日子,鬧成這樣到底是要干嘛
大家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要不是有三爺爺和吳中橋爹主持大局,恐怕人都不剩幾個了。
這到底還抬不抬啊不抬我要回家了,昨晚團年飯都沒吃到。
有村民說道。
說得就像我們都吃了一樣,先穩(wěn)著,不管怎樣,先等小秋回來。三爺爺盯了那村民一眼。
在村里這么多年,從沒遇見過這種情況。
一時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辦了。
就連道場先生也不知道繼續(xù)不。
三爺爺沉吟了片刻,走向坐在火邊的李慕清二人。
這兩人穿著華貴,和村里是格格不入。
二位,現(xiàn)在家里遇到點事,你們也沒好好休息,不如先去村民家里睡一覺吧。
遠道而來是客人,且看上去和吳秋秋關系不一般。
村里也不能怠慢了客人。
就先替吳秋秋招待了。
李慕清搖搖頭:大家都熬得起,我肯定也要陪著熬。而敬之他。。。。。他是小秋的爸爸,我們怎么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只顧自己去休息
吳敬之對婉晴的情義,足以讓他們認可這個女婿。
三爺爺也不強求。
吳敬之老漢兒說道:既然如此,大家都繼續(xù),該做什么做什么,等小秋回來。
我覺得不管遺體找不找得到,小秋都會將敬之兄弟的墳墓立好。
那畢竟是吳敬之的老屋。
哪里可能就這樣不了了之嘛
吳秋秋不是那種虎頭蛇尾的人。
有了三爺爺和吳中橋他爹的話,村民也不好再說什么,都按照原先的安排去忙。
哪怕是空棺,也要把它抬上山。
大家正在忙時,吳秋秋也神態(tài)疲憊地回來了。
咋樣了,小秋吳中橋他爹問道。
眾人的目光也不禁看向吳秋秋身后。
除了那個陌生的威嚴男人,空空的,沒有把吳敬之的遺體帶回來。
大家面面相覷的同時,心里也不禁泛起了嘀咕。
吳家村就這么大一點,好端端的誰會偷尸體
你要是說詐尸,也不可能詐得沒影兒了啊。
這可真是奇了怪了。
吳秋秋搖了搖頭。
不行報警吧,我知道這些年有人會偷盜尸體,但是一般也是偷女人的尸體啊。
那些喪心病狂的人偷尸體是為了賣給死兒子的人去配冥婚。
倒是沒聽說過盜男性尸體的。
再一個也不可能在眾目睽睽之下盜。
今天就先空棺上山,給我爹把墳修好。
多的吳秋秋也不再說了。
再給村里人造成恐慌就不好了。
行。
三爺爺點點頭。
吳秋秋抓緊時間,在上山之前做出了一個紙人,現(xiàn)在壽衣也來不及準備了,便只好將吳敬之的衣服找出來,穿在了紙人的身上。
又把紙人放進了棺木里。
等做好一切準備之后,時間也差不多了。
鳴鑼,起棺。
鳴鑼,起棺。
院子里是道場先生用粉筆畫好的線。
道場先生走在最前面,吳秋秋抱著遺像次之。
吳敬之年輕,村子里沒有幾個后生,都通通拉來穿上了孝衣。
棺材抬著足足走了九圈之后,才出了院子,走向陰宅。
一路鳴鑼點炮,也有吹著犀牛角。
抬棺的眾人都一致覺得,棺材里雖然沒有尸體,但是重量卻不輕。
就好像里面有個人躺著一樣。
不禁越想越害怕。
吳秋秋感覺抬棺的越來越慢。
但是民間有個說法,上山不走回頭路。
所以她無法回頭,也不知道后面發(fā)生了什么情況。
吳中橋他爹跑上前,在吳秋秋耳邊低聲說:小秋,棺材不對勁,大家有點抬不動了。
抬不動
吳秋秋腳步一頓。
通常情況,棺材抬不動無外乎兩種情況。
一種是亡人有心愿未了,不愿動身。
另一種就是被壓棺了。
這個壓棺,可能是自己坐在棺材上,就像她回來那天看到的那隊送葬隊伍,亡人盤腿坐在棺材上吃飯,飯吃完也就沒事了。
也有可能是別的東西壓在棺材上不讓動身。
吳敬之的情況肯定不是自己壓棺,那就是別的東西。
沒事,您等等。吳秋秋安慰了吳中橋他爹一句。
韓韞。她低聲道。
在的。
韓韞立刻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