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閣出現(xiàn)的三名老者沖峰頂急速沖下,和余秋陽擦身而過的時候根本來不及打量他,徑直到了山下,各自伸出雙手向上拖去:開······
你在山下火急火燎,我在山頂看著風(fēng)景!
余秋陽冷眼看著那三人托舉向開山,搬山和靠山三印時,人轉(zhuǎn)身就再次朝著山上走去,他轉(zhuǎn)身后隨即就聽見后方接連傳來三聲轟然巨響,那三個老者算是堪堪的抗住了這三山大印但兩腿頓時被砸的深入地下,小半截腿都被泥土給淹沒了,三山印重有萬萬斤,一印堪比一座山,生生壓下來要是尋常人恐怕得立即就被壓的骨頭碎裂吐血倒地,但這三位老者想來實力皆為上乘,算是給擋了下來。
噗有一老者待擋下一印之后,身子陡然一松胸腹間翻騰不止,已然是有點挺不住了,一口噴出道老血,另外兩人也沒比他好到哪去,一陣陣的氣血翻騰,強自撐了下去。
這三人心中都很是駭然,看著那朝著峰頂走去的人影,有人開口問道:他是從哪來的,怎么闖進了我們蓬萊閣
多少年了,蓬萊閣都無外人來訪,這一來就來了個實力如此跋扈的猛人,著實驚的他們有些不知所措了。
回師叔,我,我們也不知他是從哪來的,只知道他突然就出現(xiàn)了蓬萊,然后開口討要重陽手記,三師兄沒答應(yīng)對方就動了手,喏,還把三師兄給帶上了山,向他逼問重陽手記放在了哪先前大腿被洞穿的人連忙上前解釋了一句。
誤會這東西有時候真說不清,也許因為一個眼神,也許因為一句話,誤會就能立馬產(chǎn)生,本來是一件不算太大的事,但經(jīng)過此人的描述,頓時就上升到了余秋陽干出了強盜的行徑,蓬萊弟子直接把他歸類為了挑釁和侮辱的行列中。
但是這個結(jié)果,似乎又恰恰是余秋陽想要的
好膽,欺我蓬萊無人一老者憤憤的吼了一聲,隨即跟身旁二人說道:上山,攔住他,我就不信了,蓬萊還能讓人給生闖了
三個老者帶著大批子弟沖山腳下往上趕去,此時余秋陽已經(jīng)站在了蓬萊閣前。
這蓬萊閣造型古樸莊重,四層閣樓,琉璃瓦朱紅色的門窗,占地頗廣,閣樓上方書寫著三個篆體大字蓬萊閣下方有一落款,上書蓬萊老人。
閣樓四周略微有些仙氣飄飄,好像飄著鴻蒙紫氣,余秋陽停了下來,沒有妄自闖入蓬萊閣。
蓬萊老人這個名字,余秋陽聽聞過,是他師傅也就是向缺的師祖生前提到過的,蓬萊老人差不多應(yīng)該算是和黃石公一代的,出世之后一直聲名不顯,屬于默默無聞的那一類人,那時候他還不叫蓬萊老人,本名是吳秋水。
吳秋水在六十歲以前,幾乎所有的人都把他當(dāng)成了是個普通的道士,因為此人太過低調(diào),從不與人爭鋒也不和人結(jié)仇,似乎就甘愿做一個普普通通的老道士,但他七十歲那年似乎厭倦了世俗的生活,然后一路云游到了蓬萊,就在現(xiàn)在的蓬萊閣隱居起來,那時候的蓬萊閣只有吳秋水一人,在島上修蓋了一間草屋,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吳秋水在島上生活了沒幾年后,就有不少人看上了他居住的海島,覺得這里算是洞天福地,于是就想要把此處占據(jù),但吳秋水明,此地已經(jīng)歸他所有,別人不可染指。
孤身一人的吳秋水根本沒引起對方的在意,但結(jié)果卻挺殘酷的,向來染指蓬萊海島的人全都被吳秋水云淡風(fēng)起的出手給趕了回去,而此時蓬萊海島算是洞天福地的消息也傳到了外界,在接下來的近二十年中有無數(shù)人都想在這占山為王,可惜的是,結(jié)果全都如出一轍,無人能把吳秋水給趕出去。
但凡有來犯者,不管是誰,哪怕就是曾經(jīng)有各大道派掌門來此,結(jié)果也無一列外,有吳秋水在的這座海島成為了所有人都不能動搖的地方。
從那時起,吳秋水的聲名就源遠流長了,并且越傳越邪門,有人說他是蓬萊的仙人,有人說他幾乎要渡劫飛升了,但不管怎么說,吳秋水的實力擺在了那里,無人能撼動他說把守的這座海島。
漸漸的有人慕名而來,打算拜吳秋水為師,他可能也考慮自己百年之后傳承也許會斷,然后就開始開宗立派廣收門徒,并且字號蓬萊老人,從此以后,這海島就名正順的成為了蓬萊閣。
而蓬萊老人在來到蓬萊閣后一百八十歲壽辰那一天,整座蓬萊閣都籠罩在了一片電閃雷鳴之中,當(dāng)時的動靜幾乎響徹附近海域,吸引了無數(shù)人前來觀摩,當(dāng)時蓬萊閣的弟子全都嚴陣以待護在海島四周,嚴防任何人接近。
當(dāng)電閃雷鳴消失,有不止一個人看到,一道身影飄然生氣,踏著七彩祥云離去了。
蓬萊老人就此升仙!
蓬萊閣因為蓬萊老人逐漸聲名鵲起,并且在以后的歲月中有些被神化了,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這里真的居住著仙人。
蓬萊老人后來有沒有成仙,那就無人得知了,也許只有蓬萊弟子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