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好七個小香囊,捆上新鮮艾葉和菖蒲,挨個掛上門楣以求驅(qū)邪平安。
水水——過來幫娘洗粽葉!文桂芬坐在院子里淘洗糯米,喊住各個屋里來回竄的春水。
噢!春水應(yīng)下。
先去廚房拿個大盆過來。
知道了!
春水進廚房,隨手挑個干凈的木盆,提著板凳坐阿娘身邊搓洗粽葉。
一手捏葉梗,一手握布浸水里搓掉粽葉上的灰塵臟污,正反兩次,丟另一個盆里過水。
糯米量大,秋燕和蘭心也過來幫忙淘洗,二嬸三嬸洗紅豆。幾人一邊閑聊一邊干活,眠家院子不時傳出幾聲爆笑,無不透著歡快喜意。
日暮照晚,灶火熏香炊煙四起。家家戶戶切菜燒飯,伴隨孩童打鬧、雞鳴犬吠,小山村不再寧靜,漫上一層古樸厚重的人間煙火氣。
點上房檐夜燈,院中擺上餐桌,一家老小吹著清涼晚風(fēng)伸筷夾菜,氛圍融洽和美。
知道春水喜歡吃燒鴨,眠云開給她多夾了兩塊,多吃點。
春水嘴里還沒咽下上一塊,小嘴鼓鼓的彎彎眉眼:謝謝爹!饕餮附體似的,又低頭咬下鮮嫩多汁燒鴨塊。
外皮香脆爆汁,里肉勁道柔軟,配合特調(diào)的咸鹵水能扒上三碗飯,不撐死不罷休。
滿足地拍拍肚子下桌,心情頗好給柿子苗澆點水,抱出在雞窩睡得正香的兔子揉了揉,抬高掂掂感覺兔肉肥碩不少,再過個把月就能上鍋了。
洗完澡,出來幫忙包粽子。在水里泡了會兒的糯米發(fā)圓了,比先前飽滿,紅豆混在其中添色增味,將粽葉卷疊成漏斗狀,裝米放肉,壓葉包裹,最后用繩子綁上,挨個連一起系著煮時才不會掉。
春水包了將近四十個,困意襲來,她說了一聲后,起身洗手回房睡覺。
一覺天明。
晨曦薄光攀上窗欞投進昏暗小屋,粉色帳幔折映兩束淡光,在春水臉上一晃一晃,意識于周身熱霧中聚攏,她有些煩躁地揉揉眼。
好熱啊……
哈了口氣,起身穿衣洗簌。
她捧著竹筒,慢悠悠刷牙,帶一嘴泡沫進了冒著蒸騰熱氣的廚房。
灶臺上大鐵鍋熱氣滋滋往外溢,粽葉糯米清香融入空氣中,空蕩小胃餓得咕咕直叫。
文桂芬凝肅著臉,一手揮開滾滾熱霧,一手拿鍋勺給粽子翻面。聽到有人進來,回頭分辨霧氣中的人,看清是小閨女,揚唇笑道:餓了沒桌上有煮好的粽子,拿刀割開線繩就行。
豪,窩刷丸牙……春水含糊應(yīng)下,轉(zhuǎn)身出門,去后院菜園里吐水。
回到廚房從桌上解出一個粽子,有些燙手,快速撥掉上面的粽葉,一口下去,咸糯軟香的糯米塞滿整個口腔。
意識到今天穿的是新衣服,她收斂了些,小口入喉。肥瘦相間的五花肉軟爛鮮美,有紅豆相伴便油而不膩,難怪能傳承古今,這味就是獨特好吃!
吃完兩個,還有些意猶未盡,可飽腹感已經(jīng)出來,再吃就浪費時間了,便轉(zhuǎn)身回屋凈臉上妝。
唇紙收尾,梳個雙環(huán)髻釵上杏花簪,對鏡側(cè)眸淺笑,一張芙蓉俏面在水粉輕衫下襯得更加白皙紅潤,舉手投足皆如山精般輕盈靈動。
水水,好了沒,出發(fā)了!眠云開的催促聲從院門傳進來。
春水抿抿櫻唇,留戀地看了鏡中自己最后兩眼,隨即應(yīng)聲出門。
端午佳節(jié),大鵬鎮(zhèn)人滿為患,有提著粽子雄黃酒上門探親的,也有結(jié)伴逛街的,車馬將街道堵得排起長隊,不少人面露焦色探頭往前看,不滿地抱怨起來。
春水蘭心和二嬸也急,干脆提起裙擺跳下車,穿過擁擠人群趕往花妝閣開店。
此時花妝閣前早已站滿等待的姑娘們,一見兩人到來,笑顏逐開簇擁上前,語中透著按耐不住的急切。
妹妹,你們可算來了,快給我們上妝吧馬上就得探親去了。
哎呀好久不見了春水妹妹,端午安康呀,還以為今兒見不著你了。一會你可得好好給我上妝。
春水你先給我上,我我加錢!我要桃花妝,上服帖點要帶妝一整日呢。
我先來的,憑啥你先!
……
姑娘們在誰先上妝這件事上爭得面紅耳赤。
春水哭笑不得,她清清嗓子,出聲安撫眾人:姐姐妹妹們大家別著急,來,聽我安排,保準(zhǔn)半時辰內(nèi)都給你們化完。小麗姐姐排一號,梅梅二號……
蘭心用鑰匙解鎖鋪面,姑娘們按排好的號有序進店等候。
春水踮腳給門楣掛上一個艾葉香包,轉(zhuǎn)身加入上妝列隊中。溫?zé)嵯娘L(fēng)繾綣而過,香包邊兩條菖蒲葉隨風(fēng)輕揚,送走一縷花草芳香。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