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一張淺棕色的靠倚上,看著面前幾杯咖啡,感到愁悶。
看著明黃色的落地臺燈光,從角落的綠蘿柱處散發(fā)而來,我的雙眼漸漸迷離在這猶如黃昏的光芒之中。
直至許琳端來一杯剛剛做好的咖啡和一些小吃食坐在我面前,我才反應(yīng)過來。
“你發(fā)什么呆?試試這個?”
許琳將剛剛端來的咖啡擺放在我的面前,我看著許琳,滿臉的愁容和苦悶,和她埋怨道:“姑奶奶,原來我是被你叫過來當小白鼠的?”
“少廢話,之前那幾杯哪一個好些?”
我看了看先前當中的咖啡,指了指我更喜歡的其中一杯。
“那你試試這個......”
我有些不情愿,還是將剛剛做好的咖啡端起放在手中,淺淺的喝了口,有些燙,口感也比我剛剛喝的苦很多。
我皺了皺眉,將這一杯放下,拿了些炸好的小吃食塞入口中咀嚼,既是為了消除苦感,也為了填充肚子。
“太苦了,沒有剛剛那杯好?!?
許琳拿出一個小本子,在上面記下我對這杯咖啡的評價。
“好餓啊,許大老板,我都幫你試完了,能不能快點請我吃飯?!?
許琳白了我一眼,推了推面前的兩盤小吃食,說道:“先吃這個墊一下,我整理完先?!?
我白了一眼許琳,從位置上離開,沿著店內(nèi)的四周仔細的看了看。
‘閑碎語’的店面不是很大,分為前后兩部分,因為這個店門外的有一個停車的位置,只不過市區(qū)為了整頓停放車輛問題,在離著不遠的地方規(guī)劃了一個地下停車的位置。
所以,這一部分便被許琳裝修成外院部分,大概十三平米的大小,可以擺放五六張小桌椅。鋪放的是塑料假草皮,有棕褐色的木制柵欄圍著,在中間的位置有一個3米高的干草遮陽傘和一塊蝶形天幕。外院至店內(nèi)的小道鋪放的是正方形的黑青色板磚,板磚之間鋪放了一些精致的鵝卵石作過渡。兩旁有兩盞草坪燈,增添閑暇的氛圍。
店內(nèi)的裝修風格偏向自然風,用的是木質(zhì)地板和相對應(yīng)的深灰色和淺棕色搭配;用戶區(qū)和工作臺之間有一處大致兩米長的木制屏風。店內(nèi)用的燈光都是圓球式吊燈,店內(nèi)與外院的分割線便是四扇落地窗設(shè)計。
我走到工作區(qū)旁邊的休息區(qū),墻上掛著的是幾張照片,其中的一張,是我、江敏、許琳三人第一次的合照,被她掛在這面照片墻的右邊。
我看著照片上的我們,漸漸發(fā)愣。
我感受到身體被輕輕的推了推,我側(cè)頭看過去,許琳領(lǐng)著兩杯打包好的咖啡,遞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