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了……”
徐玉秀看到他眼睛亮了幾分,剛要問什么,但又咽了下去。
“成了?!?
程開顏沖她笑著說,隨后將頒獎典禮發(fā)的布袋子擱在桌子上,發(fā)出咯噔一聲的脆響,是飯盒的碰撞的聲音。
這次打包不僅帶了這些稀罕的食物,還送了三個嶄新的飯盒呢。
“真的嗎?”
徐玉秀深吸一口氣,有些不敢置信的重復道。
“真的?!?
程開顏坐下來,拿起筷子夾了顆花生米,隨后從布袋子里將三個飯盒,獎狀,紀念冊,以及一個裝著錢的信封統(tǒng)統(tǒng)取出來,靜靜地放在母親眼前。
“天啊,是真的……”
徐玉秀心中已經(jīng)有了準備,但當她低頭看到那獎狀上清清楚楚寫著
獲獎后續(xù)
“吃完飯早點洗洗睡覺了,今兒一天估計你也累了。”
“嗯?!?
吃完飯,程開顏站在灶臺前舀水。
一般而灶臺上有兩口鍋,一口炒菜做飯,靠里面的一口則燒水洗漱,雖然不如用電來得快,但也還不錯。
只不過這口鍋燒出來的水,水面會帶上一絲油光,觸手間會有些膩。
即便是徐玉秀這樣愛干凈的人,將鍋刷洗干凈,也是避免不了這樣的事情。
等錢攢夠了,搬進小洋樓,那時候就比四合院方便多了。
他接著水,一邊思索著。
而徐玉秀,則端著一盒沒動過的菜出了廚房。
此時正是工廠下班的時候,家家戶戶在正在吃飯,亦或者剛吃完飯。
因此院里熱鬧得不行。
水井邊,肖家三個姊妹坐在井邊打水,三姊妹各有分工,有的洗碗,有的洗衣服,有的幫忙打水接水。
至于那尖嘴猴腮的肖文遠則坐在他家門檻上,啃著一個雞腿,手里還捧著一本小人書樂著。
隔壁詹家也燈火通明著,靠程家的這邊的廚房里傳來收音機咿咿呀呀的唱戲聲。
徐玉秀好生打量一番著眾生像,兀自感嘆一聲,隧進了詹家廚房。
廚房里,一家六口人坐在八仙桌上吃吃喝喝。
至于為什么是六口人?
那是因為他們家下鄉(xiāng)七八年的大女兒詹文蕾,帶著丈夫孩子回京城來了,今天上午到家的。
上午一家人見面,哭得眼淚吧啦的。
“玉秀阿姨。”
桌上站起來一個臉色有些疲憊,眼眶紅腫像是剛哭過的年輕女人。
她身材豐腴,衣著樸素,正是詹文蕾,看到徐玉秀走進屋來連忙站起身來喊了句。
“文蕾,心語你們姐妹倆快來嘗嘗鮮,都是沒動過的,你看看這大鮑魚……”
徐玉秀對她笑著點了點頭,隨后將手中的飯盒遞了過去,笑著說。
“哎呦!這可是好東西啊,玉秀,這哪兒來的?。俊?
王檣阿姨低頭一瞥,看到里面泛著油光,排列整齊的食物,心中一驚。
“開顏今兒去參加頒獎了,從人民會堂帶回來的,這可是國宴大師傅做的菜哩~”
徐玉秀微笑著說道,眼中帶著滿滿的自豪。
“開顏都到人民會堂去了?可真是出息了啊,難怪……”
詹文蕾看了眼老實巴交,一整天都沒有做聲的丈夫,心中很是震驚。
“那可是沾到開顏的光了呀!”
王檣阿姨笑得不行。
這一晚,院子里又熱鬧起來了,只因……程家那小子今兒一整天沒看到人影,居然是跑人民會堂領獎去了!
這下誰都不敢再調(diào)侃了拿這個名頭來調(diào)侃了,這回真成大作家了!
……
另一邊,寧家。
晚上七點,唐明花騎著自行車回到家中。
燈光明凈的客廳里,老爺子躺在靠椅上,披著毛毯看著新聞聯(lián)播。
《新聞聯(lián)播》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9月2日,當時北京電視臺《電視新聞》開播。
然而,真正意義上的《新聞聯(lián)播》是在1978年1月1日正式開播的,每日1900播出,播出時長20分鐘,正式打出了“新聞聯(lián)播”的欄目名稱字幕。
一下子成了無數(shù)知識青年,領導的必看節(jié)目。
“回來了?”
老爺子聽見動靜,隨口問。
“爸,吃了沒?”
唐明花在門口玄關處換鞋,然后走進來。
“吃了,你閨女回來了,說她蔣婷介紹的那個程開顏不合適,你也知道她眼光高得很,一般人根本看不上?!?
“我今兒見著他了?!?
“今天?你不是代表文化部觀禮去了嗎?”
老爺子好奇的問,到了他這個年紀,基本上處于半退休的狀態(tài),正是在家飴兒弄孫的時候,對大孫女的婚事自然相當在乎。
“是啊,沒想到阿婷介紹的這個年輕人在文學上還挺有天賦,今天的兒童文學獎他可是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