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從宮里回來時,身邊還有鄧崢等人,趙時晴沒有機會和蕭真議論宮里發(fā)生的事,因此,今天一大早,趙時晴連早食都沒吃,便帶著凌波、泥鰍、秀秀和沈望星一起去了如意舫。
之所以大家一起去,是因為如意舫湖邊的一片空地,很適合放風(fēng)箏,秋高氣爽,正是放風(fēng)箏的時候。
蕭真沒想到,一大早會來這么多人,聽說他們都還餓著肚子,便讓大壯去買早食。
趙時晴:“不用不用,我們帶了,借你這里的廚房用一用?!?
那么大的如意舫,只住了蕭真、大壯和江平等人,主仆加在一起也只有六個人。
至于廚子,除了蕭真以外,全都是廚子,至于口味,吃不死人就行。
說是自己帶了,那就真的帶了。
大壯看得眼睛都直了,只見幾人七手八腳從車上搬東西,油鹽醬醋,整條的臘肉、臘腸,還有做好的包子,甚至還有一壇子醬菜和一壇子咸鴨蛋。
這些東西一股腦搬進廚房,今天的大廚是凌波,二廚是秀秀,泥鰍負責(zé)燒火,沈望星負責(zé)在旁邊給他們念話本子。
大壯張著嘴巴,好半天才說出一句完整的話:“你們平時也是這樣燒飯的?”
凌波:“家里有廚娘?!?
秀秀:“還有紀大娘?!?
泥鰍:“還有如意姑姑?!?
沈望星:“她們不許我們進廚房?!?
大壯懂了,也就是說,這幾位平時其實是連灶臺都不會靠近的。
趙時晴正在和蕭真說起昨天在宮里,她和三小只看到的那件事。
趙時晴說道:“慧明公主會怎樣,應(yīng)該不會死吧?”
蕭真搖搖頭:“只要她不自盡,皇室是不會處死她的,她的下場應(yīng)是紫竹觀或者慈恩寺。佳柔長公主常去紫竹觀,所以慧明多半會去慈恩寺,那里比紫竹觀要艱苦多了?!?
趙時晴不用猜也知道,這些年出宮的嬪妃,大多都是去了紫竹觀,再加上有佳柔長公主,紫竹觀得到的皇室供奉遠遠多過慈恩寺。
如果慧明公主去了慈恩寺,那是真的受苦去了。
趙時晴嘆了口氣;“同樣是在宮里長大的,趙廷珞有八百個心眼子,慧明公主還不如十歲小孩?!?
蕭真語氣淡淡:“人和人不同。”
趙時晴看得出來,蕭真對慧心慧明這兩位公主沒有絲毫同情,想來也是和當年孫選侍的所作所為有關(guān)。
趙時晴說道:“下一步就是廢太子了吧?!?
蕭真頷首:“哪怕太子和慧明的事天下皆知,在朝堂上也不會因此廢黜太子,多半會讓太子自己請辭讓賢。”
趙時晴對朝堂之事所知不多,但是她相信蕭真的判斷,因為她也覺得這件事的作用,就是讓皇帝下決心廢掉太子,現(xiàn)在皇帝決心已下,自是會有人把枕頭遞過來。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自然而然說到了楊勝秋,蕭真說道:“楊勝秋想要求娶馮雅蘭?!?
想到趙時晴可能不知道馮雅蘭,蕭真解釋:“她是馮佳荷的姐姐,馮恪的庶女,雖是庶女,卻很得馮恪看重,那一世她的運氣卻不太好?!?
趙時晴忙問:“怎么不好了?”
“那一世她嫁的是進士郎”蕭真說到這里,忽然頓住。
趙時晴看向他,問道:“怎么了?”
蕭真深呼一口氣,緩緩說道:“我好像忽略了一件事。”
趙時晴問道:“什么事,重要嗎?”
蕭真:“以前并不重要,可是現(xiàn)在卻很重要。”
他笑了笑,繼續(xù)說道:“馮雅蘭的夫君姓郎,名叫郎秋白,是郎靜的侄兒。郎靜就是以前的韓城父母官,他的岳父與馮恪是故交,而他調(diào)到京城后,也拜在馮恪門下,他的侄兒郎秋白是那一年的二甲進士,娶馮恪庶女馮雅蘭為妻?!?
蕭真說到這里,趙時晴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楊勝秋在韓城時便是郎靜府上的西席,他是跟隨郎靜一家進京的,他家還有個女兒叫郎玉玉。
你是懷疑那個郎秋白就是楊勝秋?”
蕭真點點頭:“可惜上一世我并沒有見過郎秋白本人,不知道他的相貌?!?
他繼續(xù)說道:”有一年童州四地水患,永嘉帝派五皇子前去賑災(zāi),當時五皇子與三皇子是最好的兄弟,三皇子特意讓自己的連襟郎秋白同行,而郎秋白當時在工部,他是以工部官員的身份隨行的。
那次賑災(zāi)錯漏百出,款項沒能用到治理河道和安置災(zāi)民上面,五皇子完全被架空,最后背鍋的也是他,那次災(zāi)情死傷上萬百姓,其中就包括郎秋白,五皇子賑災(zāi)不力,削去皇籍,貶為庶人,自盡于府中。
郎秋白死后,馮雅蘭年紀輕輕便守寡,本已很可憐,可是天漏偏逢連夜雨,她唯一的兒子也被拐子拐走了,她心灰意冷,從此便閉門不出,再后來便沒有她的消息了。”
趙時晴大吃一驚,郎秋白是楊勝秋也就罷了,偏偏這個郎秋白還是以身殉職的。
“那一世你關(guān)注過這件事嗎?”趙時晴問道。
蕭真說道:“五皇子被貶,有我一份力?!?
“那郎秋白呢,他真的死了嗎?”趙時晴又問。
蕭真一怔,搖搖頭:“那一世,他只是一個小人物,就如這一世,他若不是楊老大夫的孫兒,于我,也同樣是一個小人物?!?
更何況,上一世,郎秋白連狀元都不是,娶的又是馮家庶女,去的也是六部里最不受重視的工部,到死也只是一個從五品,他這樣的人,不僅蕭真不會重視,其他人同樣不會。
蕭真說道:“我之所以還記得他這個人,還是因為他的兒子。當年,他兒子被拐的事,在京城鬧得很大,京城治安一向很好,甚少會有拐賣孩子的事情發(fā)生,更何況那還是馮恪的外孫。
馮雅蘭帶著孩子去白云觀上香,一轉(zhuǎn)眼孩子就不見了,找遍白云觀,也沒有找到孩子的蹤影。
一時之間流四起,甚至還傳出用小孩的內(nèi)臟泡酒的謠,京城人人自危,那段時間,街上都看不到小孩玩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