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散去,孩子們各自回了寢室。
帝后終于有了獨處的時間。
顧莞寧沒有繞彎子,直截了當(dāng)?shù)貑柕溃骸澳銈兪欠褚尚倪@場戰(zhàn)事因吐蕃而起?”
“是,”蕭詡目中閃過寒意,聲音冷冽:“突厥連連進(jìn)犯邊關(guān),俱被擋在關(guān)外。十?dāng)?shù)年來,邊關(guān)戰(zhàn)事不斷,卻從未緊急到燃狼煙的地步?!?
“這其中,必有蹊蹺?!?
夫妻兩人對視一眼,目光俱都冷了下來。
當(dāng)年吐蕃派使者前來求親,元佑帝本屬意衡陽。前世嫁到吐蕃的也確實是衡陽,不出幾年,衡陽便香消玉殞。
蕭詡不忍見衡陽白白送命,和顧莞寧聯(lián)手用計,幫著衡陽逃過這一劫。后來,元佑帝選中齊王嫡女樂陽郡主和親。
樂陽郡主當(dāng)年在宮中住了半年之久。和圓滑又軟弱的衡陽不同,樂陽郡主頗有其父齊王風(fēng)采。
樂陽郡主是個聰明人,知道逃脫不了和親的命運(yùn),明明心中懼怕,面上卻表現(xiàn)得心甘情愿。連心腸冷硬的元佑帝,也被樂陽郡主的表現(xiàn)打動。賞賜了極豐厚的陪嫁。
吐蕃太子對樂陽郡主是否真的一見鐘情,眾人無從得知。不過,既能傳出這樣的傳,可見吐蕃太子對樂陽郡主頗為滿意。
樂陽郡主和親遠(yuǎn)嫁后,再無回大秦的可能。眾人也漸漸將她遺忘在腦后。
幾年前,齊王領(lǐng)兵奪宮未果,之后被誅殺。除了齊王世子之外,齊王府所有男丁都死了。剩下幾個老弱婦孺。
吐蕃和大秦之間隔著一個突厥,彼此之間絕不是什么友好的關(guān)系。也因此,大秦的消息要傳到吐蕃,不是件易事。
不過,齊王謀逆造反絕不是小事,樂陽郡主遲早會知道。
“這一次邊關(guān)戰(zhàn)事告急,一定和吐蕃有關(guān)。”蕭詡沉聲道。
顧莞寧用力呼出一口氣,目中閃出冷厲的寒光:“或許,躲藏了幾年不見蹤影的齊王世子,也會很快有消息。”
這件事,顯然韓王世子魏王世子也想到了。所以,韓王世子才會用那樣的目光看玥姐兒。
一提起齊王世子,蕭詡目中寒意更盛:“齊王領(lǐng)兵之前,早已為蕭睿準(zhǔn)備好了退路。這幾年來,蕭睿一直毫無音訊?,F(xiàn)在想來,或許是早已暗中潛逃到了吐蕃。所以我們才尋找不到他的下落蹤跡。”
吐蕃離大秦何止千里。皇權(quán)在京城最盛,離京城越遠(yuǎn),越是鞭長莫及。若是蕭睿躲在吐蕃,倒也能解釋這幾年來為何一直尋不到蕭睿的蹤跡了。
夫妻兩人同時沉默下來。
蕭睿這個名字,在兩人的心頭不斷浮現(xiàn)。
這個人,曾在顧莞寧的生命里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記。前世的愛恨糾葛,一直延續(xù)到了今生。要忘記談何容易。
對蕭詡而,蕭睿這個名字,同樣難以磨滅。
他們是兄弟,也是情敵。他們彼此羨慕,又彼此憎惡。命運(yùn)早將他們纏繞在一起,直到一方敗落死亡方休。
……
一夜難眠。
隔日晨起,顧莞寧面色晦暗,頭腦有些昏沉。
蕭詡也沒好到哪兒去,不過,他還得打起精神去處理政事。
臨走前,蕭詡特意叮囑顧莞寧:“你昨夜沒睡好,今日好好歇著。宮里的事,讓琳瑯和玲瓏替你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