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朱元璋不由得怔住,“你這是什么話,他是你的嫡子,是正宮所出,自古以來就是這個規(guī)矩...”
說著,他猛的發(fā)現(xiàn),朱標的嘴角竟然帶了幾分譏諷。
“規(guī)矩,有用!”
朱標轉頭,又看向窗外,咔嚓咔嚓,那只狗子的前爪護著骨頭,正在院子當中,大口的啃著。
“能安定人心....能約束行為!”
“可規(guī)矩,是要守規(guī)矩的人遵守,才是規(guī)矩!”
“老三那孩子,就不是守規(guī)矩的人!”
“而且,他看著機靈,實際上很笨的。”
“看著有主意,實則很蠢?!?
“看著膽大,但.....沒什么膽氣!”
“遇事喜歡別人幫他拿主意,出了事又甩鍋不愿意擔責任.....”
忽聽朱標說了這么多,朱元璋開口道,“他還是個孩子!咱們盡心教就是了!”
~~
“三爺?”
與此通時,皇城外千步廊,督軍府衙。
公事房之中,李景隆放下手中的筆,看著再一次起身撒尿的吳王朱允熥,不住的皺眉搖頭。
連日來,只要是這位吳王來督軍府,坐上不超過半個時辰就開始拉屎撒尿,且一去就是好半天。
折騰半天之后,就嚷嚷著肚子餓,帶人回宮。
軍政公文他是半點都看不下去,讓他接見大臣,他記不住人家的名字也就罷了,竟然還打上了哈欠!
“哥哥,對不??!”
穿著純黑貂皮裘衣的開國公常升,在一旁記是歉意的對李景隆拱手,“殿下之前在宮里自在慣了,突然來了這邊,約束太多...”
“外邊還能有宮里約束多?”
李景隆無奈苦笑,“你這陪著讀書的也看著了,這樣我怎么跟皇上交代?”
如今常升也不再是閑散國公了,而是身上多了旗手衛(wèi)都指揮使這樣的皇帝親軍,心腹官職。
他現(xiàn)在每日最要的工作,就是保護吳王,陪著來督軍府這邊學習軍務。
“三爺...”
常升也是嘆氣,“天生聰慧,但就是性子跳脫,孩子嘛...是不是....總得有個過程!”
說著,他猶豫片刻,“要不,明日您給一張手令,弟弟我?guī)е隣?,去演武場那邊耍幾手火器去??
“別!”
李景隆搖頭道,“火器有兇險,我可擔不起這個責任!”說著,他看向常升,“二弟....你現(xiàn)在的職責,可不是陪著三爺耍!”
“弟弟明白!”
常升又是苦笑,“可弟弟實在....管不了三爺,也不敢管!”
“這是個老好人.....”
“有點沒用....”
李景隆看著常升,心中暗道一句。
如今朱元璋封朱允熥為吳王,他的心思可謂是朝野皆知。未來待這位吳王的歲數(shù)記了,必然是大明帝國的皇太孫。
這位未來的皇太孫身后,看似是龐大的淮西武人勛貴集團。
但實際上這位吳王如今能驅使的,就只有他的親舅舅,開國公常家。
歸根到底,一方面是這位吳王的年歲太小,還沒展現(xiàn)出來可以讓人絕對忠誠的氣質。
另外,常茂死了,常家雖說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畢竟日落西山。
而常家和李家又不能通日而語,常家到常升這是第二代,第三個繼承人。而李景隆則是曹國公系的第二代,且李景隆早早的就在軍中,樹立了自已的權威,使得李家一系的人馬,只能對他馬首是瞻。
“現(xiàn)階段的常家,扶不住未來的皇太孫!”
李景隆心中繼續(xù)暗道,“那將來,老朱會讓誰來擔當輔臣呢?”
“好...好狗!”
就這時,公事房外突然傳來朱允熥的喝彩聲。
就見兩只明顯是訓練過的,膘肥l壯的黃狗,在一個太監(jiān)指引下,好似雜耍一般的在原地轉圈拱爪作揖。朱允熥在邊上,看的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