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道姑布起靈氣屏障的目的自然是阻止我逃出生天。她非常清楚今天如果放走了我,日后我定然回來報復,所以她才會鋌而走險以靈氣屏障阻延我的逃離。
先前在秦始皇陵燭九陰沖擊我的紫氣屏障造成了兩敗俱傷的局面,那一情形在我腦海之中記憶猶新,徑直沖撞靈氣屏障無異于比拼真元靈氣,此時我自然不會徑直沖撞她的靈氣屏障,因為我孤身一人沒有后援,如果受傷被阻,將很難應對隨后趕來的太玄老道的攻擊。
即便如此我仍然沒有止住去勢,而是徑直的沖向了那道形同實物的靈氣屏障,靈氣屏障是布在河水中央的,我的目標不是河對岸,而是那湍急的河流,我五行屬水,步入天仙之境以后可以采用水遁的方法在水下快速移動。在接觸靈氣屏障的一瞬間我陡然倒運靈氣收身落水,落水之后立刻催起靈氣逆流而上。
水遁是五行遁法之一,進入天仙修為的道人都可以使用與本身五行契合的移動法術,這種法術不但可以快速移動還可以隱藏身形,二上九華山的時候歸土和尚所用的土遁之法就歸于此類,不過他修為不足無法掌握五行遁法的精髓,在土下的移動很是緩慢,也無法隱藏自己的氣息,并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土遁。
天仙不但無需飲食,還無需呼吸,呼吸是普通人維系生理機能的一種手段,對于天仙來說呼吸與否已經(jīng)不再重要,因為天仙體內的濁氣已然排凈,本身就是靈氣凝結,之所以呼吸是為了更多的吸納天地靈氣進一步提高修為,換句話說就是呼吸也可以,不呼吸也憋不死。
入水之后立刻逆流而上,之所以要逆流是因為正常情況下人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都會選擇最快的逃離路徑,逆流的移動速度要比順流慢,大部分人都會順流而下,而我偏偏逆流而上,說白了我打的就是心理戰(zhàn)。
金木水火土五行其實也都是由靈氣凝結而成的,看透了這些實物的本質就能夠很好的操控并利用它們,入水之后我的移動速度并不比風行訣慢上多少,五行的契合可以減少甚至無視河水的阻力。
果不其然,在我落水的瞬間身后的道姑便尾隨而至,甩手在河流下方又布起了一道靈氣屏障,靈氣屏障如同實質大壩,將寬達十余丈的湍急河水徹底堵截了下來,河水被堵住之后立刻開始憑空升高,那隨后趕來的太玄老道趕到河邊之后快速的探手在河流上方封住了百余丈的范圍,兩人雖然到來的時機有前有后,但是配合的相當默契,如果我沒有選擇逆流而上的話現(xiàn)在已經(jīng)處在他們的包圍圈里了。
一老一少布起屏障之后便開始凝神觀察尋找我的所在,這時候我并沒有旁觀停留,而是快速的逆流北上了百里,隨后便從河水之中現(xiàn)身而出快速的回返清涼洞府。
他們二人此時正在下方尋找我的所在,即便他們沒有找到我也有可能會順流而下再度尋找,立刻回返清涼洞府的可能性不大,我就利用這段時間回返清涼洞府大肆殺伐,這種不符常規(guī)的打法定然可以收到奇效。
行事之前的運籌帷幄和事到臨頭的急中生智同等重要,我現(xiàn)在所采用的無疑是調虎離山之計,但是這并不是我先前的打算,正因為我先前并沒有這么打算,所以在行事之中就沒有留下任何的可疑跡象,由此令他們二人想不到我會再度回返,打得好固然重要,打的巧也同樣重要。
回返的過程中我是將速度提到極限的,好不容易爭取一點時間我自然不會磨蹭,快速的回到清涼洞府逐一殺戮。
太玄老道先前很可能對門人下達了不要隨意外出的命令,因而我在破門而入大肆殺伐的過程中并沒有任何人出來阻攔,這一點無形之中幫了我的大忙,無需追攆辨別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片刻之后二十一人斬光殺盡,在斬殺他們的同時我是將他們的魂魄一并絞碎的,為的是防止那兩個天仙發(fā)現(xiàn)陰魂回身救援。
事畢之后轉頭眺望,發(fā)現(xiàn)那一老一少還在河邊尋找,本想抽身離去,心中猛然升起了一個念頭,我去龍虎山和毗盧寺都沒有受到抵抗,所以我才只清除該死之人,到了這里竟然中了圈套挨了一劍,有仇不報不是我的風格。
心念一起立時回劍歸鞘,幻形訣接連施出,快速的穿梭于道觀的各處房間,房間里的道人們雖然沒有外出卻都手持兵刃凝神戒備,但是他們再怎么戒備也阻止不了我印在他們氣海的一掌,氣海受創(chuàng)自然靈氣盡廢。
有了前車之鑒,這次我在出手之時頻頻轉頭回望太玄老道和年輕道姑的氣息,只要他們有著回返的跡象我立刻就會抽身逃離。
就在我虎入羊群之際,那明月峰的老道發(fā)現(xiàn)了山下的異動,快速的從洞府之中掠了下來試圖阻止我的肆意殺廢,但是此人犯了一個愚蠢的錯誤,他根本就不是我的對手,這些紫氣高手在我的眼里猶如螻蟻,他一個地仙在我眼里也不會比螃蟹厲害多少,因而不等他掠到近前我便欺身迎了上去,軒轅劍出竅疾斬,一縷地仙元神頃刻飄離而出。
在殺掉這名地仙老道之后我知道不能再滯留了,因為那一老一少所在的位置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道靈氣,不問可知是那山神又過去通風報信去了。回視左右發(fā)現(xiàn)道觀之中剩余的紫氣高手也沒幾位了,本來想徹底斬草除根,但是沉吟片刻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收劍歸鞘望東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