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最后還是妥協(xié)了,讓這個好看的兒子看道家典籍,但是他得先學(xué)完皇子的課程才能去學(xué),胤禨表示可以。
然后他的功課學(xué)的馬馬虎虎,道家典籍這些倒是認(rèn)認(rèn)真真的學(xué)。
人家都是出閣參政,他倒好,書一讀完,就開始往京城各大道觀跑,就差在道館住下了。
康熙當(dāng)初想的將胤禨培養(yǎng)成太子的幫手,可是沒有料到兒子不受控制,如脫韁的野馬一樣,跑去求仙問道了。
要不先給兒子娶個媳婦?免得以后連個后嗣都沒有留下?
于是十六歲的胤禨被迫停止了他的求道之路,回來成親生子了。
也幸好胤禨感興趣的是正一道,不然的話不知道要鬧出多大的事出來。
成親后沒幾天,胤禨再次踏上問道之路,出去前還特意去找了汗阿瑪,說他要開始訪名山大川尋求仙緣。換句話說,就是他要開始全國各地跑了,再也不回局限在京城這一畝三分地里了。
康熙看著這張臉,怎么也說不出拒絕的話,以前聽下面的人說,桃花九,可是老九那臉也比不上他這討債兒子的臉啊。
身形挺拔修長如一棵青竹,面容清雋,他就算再多的話,在出塵脫俗的討債兒子面前也罵不出口,畢竟是自己親生的。
于是眼不見為凈,讓兒子自己去浪吧,不過每年的頒金節(jié)還是要回來的。
于穗歲的要求簡單得多,要出去可以,你帶著你媳婦一起去就是了。
現(xiàn)在的索綽羅氏也不過是一個十五歲的小姑娘,獨(dú)自留在京城做什么,還不如帶著出去倆人培養(yǎng)一下感情。
索綽羅氏嫁給進(jìn)皇家,若然說她自己和家族都是愿意,畢竟是皇家阿哥,還是太子的姨母出,她已經(jīng)是家里姑奶奶嫁得最好的一個了。
至于阿哥爺沒有上朝聽政,這些都不重要,畢竟他的身份在哪里,皇上什么封賞也沒落下過,人不能要求事事如意。
跟著阿哥爺一道出門游歷她是愿意的,畢竟有幾個后宅的女子能同她一般,隨著夫君出門的!
于穗歲叮囑過兒子,二十歲之前最好不要生孩子,畢竟年紀(jì)小自身都還沒有發(fā)育好,還有就是他常年在外康熙也不會賞賜人去后院守空房。
還有就是其實(shí)皇子后院大都是阿哥的額娘在管,她不賞賜人,康熙自己也不會過多關(guān)注兒子的后院。
看著大阿哥的勢力壯大,太子的退讓,康熙將八阿哥拉出來跟大阿哥對上,這下有得看了,畢竟誰不知道,八阿哥是大阿哥額娘的養(yǎng)子。
四阿哥聽了門人的建議,自己一心做一個天下第一閑人。
太子都沒有出頭,輪不到他出頭的。
就算八阿哥和大阿哥兩黨都想將太子拉下馬,但是太子不接招,皇上還他們兩個陣營搞成了對立的局勢,不得不說,他的這個二哥手段高明。
直親王的武對上八貝勒的賢,康熙自己一手平衡之術(shù)玩得爐火純青,就看接下來是那個撞上來了。
胤礽是打定主意坐山觀虎斗,他退一步,海不回闊天不回空,只會加劇汗阿瑪對他們的不滿,所以做一個汗阿瑪滿意的太子,比做一個朝臣滿意的太子,顯然前者比較重要。
于穗歲現(xiàn)在年近四十,即便保養(yǎng)的再好,在古人看來都是老婆子的年紀(jì)。所以對于她現(xiàn)在依舊沒有抱孫子,后宮中的人各有各的看法。
連康熙都會著急兒子的子嗣,于穗歲是巋然不動。
“選秀的時(shí)候你給胤禨選兩個,他都二十歲了,竟然后院一個子嗣都沒有,這福晉也不是個好的?!笨滴跤X得索綽羅氏不好生養(yǎng),不然怎么成親五年都沒有消息。
于穗歲心里翻了個白眼,還是溫柔道:“胤禨如今不過才二十歲,年紀(jì)還小,當(dāng)初皇上不是也年近四十才生的他,不著急?!彼挪幌虢o兒子后院添人,人多了麻煩也多了。
康熙聽見這話覺得是于穗歲的推托之辭,你不找,我找不就行了。
于穗歲見康熙這臉色,想了想還是勸道:“皇上,胤禨一心求仙問道,這索綽羅氏想生估計(jì)也是有心無力,畢竟胤禨不配合的話,再多的女人怕也是沒有用!”算了,這鍋還是兒子背得好!
她年紀(jì)大了,背不動了!
康熙轉(zhuǎn)念一想,兒子的行為,估計(jì)和她說的不差理,等他回來再好好的跟這個討債兒子講吧!
胤禨的后院估計(jì)是皇子阿哥后院最簡單的,現(xiàn)在也就只有索綽羅氏一根獨(dú)苗苗。
太子胤礽本來是想好好勸勸弟弟的,但是想著姨母的話,他猶豫了,姨母如初聰慧之人,不可能養(yǎng)出一個什么都不懂的人出來,她將弟弟養(yǎng)成這個樣子定然想他遠(yuǎn)離紛爭的,算了,現(xiàn)在還是不去找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