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義上,韃靼是附屬于大明的番國,永樂帝曾封韃靼首領(lǐng)為順義王,歷代韃靼汗還都保存著大明賜封詔書和王印,雖說韃靼早有不臣之心,大明也早都知道,可是因為韃靼要依靠和大明互市來維持基本生存,而大明也希望用韃靼牽制遼東女真,所以這層窗戶紙沒人愿意捅破。
突然岳峰轉(zhuǎn)過頭,盯著朱威的眼睛,讓朱威有些發(fā)毛:“大人,標下聽著呢?!?
“呵呵,聽著就好,可是韃靼還是來了,你說這是為何?”
“不知?!?
“韃靼在爭,爭主導權(quán),韃靼與女真誰都不服誰,但是雙方合作后,肯定要有一個統(tǒng)一指揮,那這個指揮兩方誰又想放手呢?”
“至于朵顏三衛(wèi),屬墻頭草的,誰強他們跟誰?!?
“現(xiàn)在明白了嗎?”
朱威大致明白為何韃靼這次動靜這么大,點了點頭回道:“標下明白了?!?
“那你覺得,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破壞韃靼與女真的聯(lián)合?!?
“這…大人,小的不知?!?
岳峰又轉(zhuǎn)過頭,好一會兒才說道:“朱威,太聰明的人,不招人喜歡的?!?
朱威沒有說話,頭低的很低,心中思慮,岳峰將朝廷機密告訴他這個小小的百戶做什么?
“我有一份秘旨,需要你送去韃靼汗庭。”
岳峰終于將目的說了出來。
朱威懵了:“大人,小的…”
可是岳峰不給朱威說話的機會:“你沒資格拒絕,你已經(jīng)知道了你不該知道的事情,你若拒絕,后果你是知道的。”
“可以給你一個優(yōu)待,所需人馬只要是這寧夏軍鎮(zhèn)的,都可以派給你,十五日后出發(fā),不得有誤。”
說罷岳峰不再理會朱威,返回烽燧后,與李榮臻的大部隊撤走。
烽燧外只剩了楊燦這些寧夏前衛(wèi)的人。
失魂落魄的朱威晃蕩到烽燧,楊燦好似沒看到朱威不自然的神情,很是親熱的拉住朱威胳膊:“朱威,這次又是大功一件啊,短短數(shù)日,你竟能再破韃靼,有你在此,韃靼必定不敢再來侵犯。”
被這一拉朱威倒是清醒了些。
“大人說笑了,韃靼怎么可能因為一人就收起獠牙呢?!?
“別謙虛,這次韃靼兩千余人同時攻擊我們寧夏前,右,左三衛(wèi),共二十余烽燧,七城,破烽燧十八,殺傷百姓千余人,只在你這吃了大虧,你小子,以后不想升官發(fā)財都不行了啊。”
“總兵剛剛有交代,升你為蕩寇城副千戶,做陳子昂的副手,你們兩個也算是熟知,以后有機會再調(diào)往他處?!?
朱威驚了,瞪大眼睛:“副千戶?五品?”
楊燦微笑道:“是從五品,不過你小子離那五品就差個機會了?!?
千戶之上的武將,需要一省總兵確認并上報朝廷,最后朝廷記錄收檔后才能做數(shù),其實陳子昂雖然已經(jīng)是事實上的千戶了,可是朝廷的任命還沒到,現(xiàn)在他只有總兵府的任命,在寧夏還好,若是出了寧夏,陳子昂的官身文書還是按副千戶算的。
這個消息倒是讓朱威稍稍興奮了那么點,可是韃靼汗庭…九死一生啊…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