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極的想法,自然也是徐希幾人的想法,陳初三和王氏的事,對他們的沖擊很大,他們的想法和朱威的想法完全是截然相反的。
他們想去看看,到底誰才是真的對的,不過對于張之極的安排,他們都沒有意見。
不是因?yàn)閺堉畼O的輩分和年紀(jì),而是因?yàn)閺堉畼O安排的很合理。
胡厲從小被當(dāng)成兵培養(yǎng),讓他來接手城防,自然是合適的。
徐希書生氣很重,去衙門以柔示人,能避免矛盾激化。
朱缶則是個(gè)二世祖,讓他去處理那些商賈鄉(xiāng)紳,簡直是手拿把掐。
于是三人沒有意見,各自行動(dòng)。
在后壓陣的王二,對這個(gè)安排卻是嗤之以鼻的,張之極四人互相了解,卻都不了解朱威。
而王二不聰明,但是他了解朱威,朱威讓他們過來的時(shí)候,說的很清楚,是為了平冤獄,匡正義,這是什么意思?
說明朱威認(rèn)為威海城中的那些官員還有其他鄉(xiāng)紳,都他娘的是不正義的,對于不正義的人,沖過去搞死完事,哪里用得著這么麻煩。
這其實(shí)也是經(jīng)歷過大風(fēng)大浪的人,與剛出世的雛兒的區(qū)別所在。
很多時(shí)候啊,事情是查不清楚的,或者說就沒有真正的真相,每次在這種時(shí)候,只需要站在力量最大的一方即可,這個(gè)最大的力量,按照朱威的意思,就是百姓了。
百姓愚昧,百姓覺得你好,你不一定好,可能背后有什么見不得人的秘密,但是百姓覺得你壞,肯定是有原因的。
徐希帶著百人沖進(jìn)衙門,一陣雞飛狗跳之后,只要是管事的,都被他帶到了大堂之上。
大明一個(gè)縣里,有品級(jí)的人,基本就是知縣一人,正七品。縣丞一人,正八品。主簿一人,正九品。其屬,典史一人。
正式編制一共四人。小縣還要少一些,沒有主簿或縣丞或者都沒有,還有吏,吏是不屬于正式官員??h吏由七八人至十三四人不等。
威??h是大縣,所以除了縣令之外,還有三人有品級(jí)。
別看只是七八九品的小官,放在在京城里面都不敢大口喘氣的,但是放在這里,這可真的是土皇帝了。
“你們是什么人?”
縣令不在,自然是縣丞管事,這縣丞看起來不過三十,見到徐希的刀槍,也不見有什么害怕的神情。
徐希一拱手,剛剛準(zhǔn)備說話,那人又罵道“我等朝廷命官,身著官服烏紗帽,代表的是朝廷的臉面,你等兵痞不通教化,本官也不會(huì)怪罪與你們,現(xiàn)在速速退去,否則別怪本官不客氣了!”
徐希一滯,這通說辭完全打亂了他的計(jì)劃。
王二在后面搖了搖頭,徐希這貨,啥時(shí)候都講禮貌,真的是簡直了!
那縣丞就是看到徐希拱手,這次硬氣了起來,作為小官,他見的人太多了,見過的事也太多了。
這種上來就說好話的,一般沒什么大背景,都是有求于人的那種,這種人最好哄,也最好拿捏。
這等小人物哪里見過勛貴子弟什么樣的?大家族的孩子,可以欺男霸女,可以為禍鄉(xiāng)里,但是敢在別處失了禮儀,回家最起碼是要家法伺候的。
徐希對自己的身份,一時(shí)轉(zhuǎn)變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