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聽到田向南的話,趙大虎點點頭,又坐了下來,看向了張翠和張麗華。
“今天去那邊看的咋樣?。繎摳愕煤軣狒[吧?”
田向南親自從旁邊搬過凳子,招呼兩人坐下,這才笑著問道。
張翠聞撇撇嘴,臉上明顯帶著幾絲不忿。
“書記,你今天是沒看到,縣里那些數(shù)得著的領導基本都去了,還有其他公社的人,再加上陶家壩的歡迎隊伍,那場面搞得,熱鬧的跟趕大集一樣?!?
“那一個個領導,又是在車間發(fā)表慷慨講話,又是在廠里巡視暢想未來的,直整到1點多才開飯”
“好家伙,聽說下午還要開一個群體意見發(fā)展大會,嚇得我跟張廠長飯吃到一半,跟人家打了聲招呼就跑了,太磨嘰了,就差找?guī)讉€市里的記者去上報了”
“呵”
田向南聽的好笑,心想要不是梁紅旗怕讓被人知道這個電線廠建立起來的經(jīng)過,說不定真能找記者過來報導一下。
隨后,他又看向了從坐下來之后,就一直微皺著眉頭的張麗華。
“張廠長,上午你也去看了,他們那個廠子的情況怎么樣?”
張麗華皺著眉,聞先是點了點頭,隨后又搖了搖。
“咋說呢”
猶豫了一下,她似乎又組織了一下語,才說道。
“從我的角度來看,他們這個廠子建立的時機確實很好,也算是占了大便宜,剛建廠就得了這么大的單子,算是有了開門紅,往后的發(fā)展肯定也差不了?!?
“哦?”
田向南聞眼中露出一抹驚訝,沒想到張麗華這個專業(yè)人士,對陶家壩電線廠居然是這樣的評價。
看樣子,情況似乎并不像他想的這么壞。
就聽張麗華接著說道。
“我上午著重看了一下他們的設備,發(fā)現(xiàn)都是一些生產(chǎn)電線和小型電纜的配套設備,粗略算下來,總共應該有4套,而且并不是最早先那批最老的蘇式設備,而是沈纜廠后來的改進型,看著也挺新?!?
“而且沈纜廠那邊為了保證能讓他們快速上手生產(chǎn),還直接派了60名熟練工人過來負責指導?!?
“除此之外,還有十名技術人員,負責教導培訓他們設備維修維護方面的知識?!?
“嚯”
田向南聽的更是吃驚。
“這沈纜廠這么給面子啊,如此這般的大力扶持?!?
“是的,不過陶家壩那邊也算是出了錢的”
張麗華很認真的點了點頭。
“正好,這次沈纜廠派來的帶隊的是我的一位老熟人,我也抽空跟他了解了一些情況。”
“根據(jù)他的說法,這一批四套設備原本是沈纜廠新車間剛使用不久的設備,眼下直接打包賣給了陶家壩公社。”
“4套設備每套70萬,然后又額外收取了一些食宿方面的培訓費用,總共是280萬?!?
說到最后,張麗華的臉上也浮現(xiàn)出一抹憂色,對著田向南道。
“田書記,隔壁眼下建起了這么大規(guī)模的電線廠,一旦等工人培訓熟悉之后,真要生產(chǎn)起來的話,產(chǎn)能最少也是我們的兩倍以上?!?
“如此一來,假如我們現(xiàn)在放棄了周邊的內(nèi)地市場,萬一以后我們的外貿(mào)單有了變故,那再想跟他們搶市場,可能就有些晚了?!?
“咱們得電線廠是不是也要相應的擴大一些規(guī)模?一邊做外貿(mào),一邊也兼顧著國內(nèi)的市場?畢竟,兩條腿走路,以后也可以預防萬一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