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劉大全,是劉大有的一個堂弟。
有一回劉大友來給他們送物資的時候,跟著一起過來幫忙的。
那劉大全第一回來到他們青山大隊的時候,明顯是被他們大隊上的富裕情況給驚訝的不行。
別的不說,一個生產(chǎn)大隊里面過得富不富,其實就單從衣食住行,還有村民的精神狀態(tài)上就能看出來。
劉大有給他們青山大隊送來的物資,那都是他費盡心思淘來的。
像平常的一些日常用品生活百貨呀,還都是小頭,大頭都是各地的特產(chǎn),尤其是一些各地特色食物酒水,還有一些他們青山大隊點名要的物資。
這些年以來,自從跟青山大隊這邊搭上了線,每年光是從他們這里收購農(nóng)副產(chǎn)品,糧食之類的,再轉(zhuǎn)手送到各個單位里,劉大有早就已經(jīng)掙得盆滿缽滿,甚至還從紡織廠離了職,就掛了個名在各個單位里,專門搞這種物資倒手。
因為都是跟各個公家單位合作,雖然賺的稍微少了一些,但是積少成多,并且還不會有什么隱患。
這一回,那個劉大全跟著一來到就發(fā)現(xiàn),青山大隊真不愧是號稱東北這邊的第一大隊。
以前也聽說過,青山大隊這邊有錢,但那只是聽說,沒親眼見識過。
這次跟著劉大友過來,他算是親眼見識到了。
別的不說啊,就單說劉大友找來的那些好東西,各地的特產(chǎn)美食,還有各地的一些好酒。
他們這邊帶著裝滿物資的卡車一進村,聽到消息的村民就趕了回來,都圍在了供銷社門口這里。
才做完交接,那些吃的喝的物資剛被青山大隊的供銷社登記完,當場就被在場的村民們搶購一空,差點都沒給供銷社留一點。
要知道,這些外地的東西,因為弄過來麻煩,所以價格方面可是很高的。
就連他劉大全都想跟著嘗嘗鮮,但無奈囊中羞澀,卻吃也吃不起。
可這玩意兒在青山大隊這邊,就那些普通的村民們都直接搶完了,說是拿回去加個菜,嘗個鮮,有來晚的,甚至都后悔得捶頭頓足。
由此可見,青山大隊的村民們當真是不差錢兒。
這一回的見識,也讓劉大全動起了心思。
是呀,他堂哥劉大有都能靠著青山大隊這幾年沒少偷偷掙錢,他劉大全為啥不行呢?
可仔細想想,他劉大全能幫青山大隊干點啥呢?
你想跟人搭關(guān)系合作,你總得有能起得到作用的地方吧?
可他劉大全有什么呢?
劉大全當時就留上了心,并且還借著劉大有當晚留宿的機會,開始跟青山大隊的村民們套近乎,打聽起來。
就這么一打聽,他當時還真有了一些想法。
那個時候,工廠那邊剛剛把冶煉廠還有礦場還給青山大隊,同時把人也撤走了。
當時青山大隊既要忙活果園,又要搞這兩個場子,人手方面著實是捉襟見肘,尤其是在相關(guān)技術(shù)人才方面。
礦場那邊還好,冶煉廠這邊,有經(jīng)驗有技術(shù)的人少了,就單靠青山大隊以前跟著學習的那二三十號人,就算是在李明這個機械人才的帶領(lǐng)下,偌大一個冶煉廠,就那么幾個人,確實是有些玩不轉(zhuǎn)。
劉大全當初就在這方面打起了心思。
既然青山大隊缺人,那他就想辦法幫他們招些人,拿點介紹費,這不過分吧?
劉大全也是個膽子大的,說干就干,當時就把自己的想法跟田向南說了。
田向南也覺得這人挺有意思,跟著劉大友過來的,竟然也想提出在這方面跟他們青山大隊合作。
再加上當時他們大隊上確實挺忙,也挺缺人,想著多一條路子也好,于是也就隨口答應了。
并且田向南也承諾,要是劉大全真能介紹技術(shù)工人過來,那他也會按工人的技術(shù)熟練程度,給他一筆介紹費。
同時,他還跟當時正合作的市里那邊打了招呼,要了一些招工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