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老支書聞苦著一張臉道。
“去年壓貨的時候,我到縣里找過好幾回領導了,都被人給堵回來了,現(xiàn)在,我該咋說呢?”
“唔”
田向南想了想,都是鄰里鄰居的,陶家壩這邊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別真弄不好,回頭小老頭又上他那哭去,那他可真受不了這個。
“這樣”
想了想,田向南給出了個主意。
“你們那進口生產(chǎn)線不是停了嘛,回頭你們就再開起來?!?
“等會兒談的時候,你就跟謝副縣長主動說,說新產(chǎn)線開出來以后,可以給縣里二十個用工名額,也不用縣里再出錢了,以后電線廠就是一個整體,不分新舊產(chǎn)線,產(chǎn)出的所有利潤與縣里平分。”
而且對于這個新進口生產(chǎn)線的事,為了防止老頭這會想不清楚,以后知道了再有什么后患,所以,田向南還得跟這老頭解釋清楚。
“這一套新生產(chǎn)線當時花了接近300萬,原本縣里想分錢的話,也得出一半錢的?!?
“不過當時這事是陶家壩公社做的不對,沒有通知縣里一起出錢,后面掙的那么多錢也沒分給縣里一毛,其實真算起來,縣里是吃了大虧的?!?
“你們現(xiàn)在,就是應該把這個新產(chǎn)線也全都算到工廠里,也不用縣里再出錢了,就當是補償他們當初吃的虧了。”
“再說了,這個錢也都是當初陶家壩出的,你們現(xiàn)在也算是白得到手里的,也別想著白給就虧了啥的?!?
“哦,好,這個我同意”
老支書只是略微想了想,便明白了田向南的意思,很痛快的點了頭。
雖然對這產(chǎn)業(yè)合并,什么掏錢不掏錢的事不太懂,但是田向南有一句話他聽懂了。
不管怎么說,這個電線廠的產(chǎn)業(yè)是他們從陶家壩手里繼承過來的,賺呀虧呀不說,那都是以前陶家壩的事,跟他們一大隊又沒關系。
他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跟縣里好好合作,爭取把這個廠子弄好。
而且經(jīng)過幾個月的接觸,陶老支書對電線廠的情況,也可以說算是比較了解了。
而且眼下老支書最關心的,是另外一個問題。
“田書記”
“你讓我們開那個進口的生產(chǎn)線,是不是還打算帶我們做那個賣給小鬼子的活?”
說這話的時候,老支書的兩只眼睛里都放著光。
畢竟誰不知道,他們陶家壩之所以這么有錢,還不就是因為以前的陶瑩瑩跟著田向南混出來的。
眼下他們要是也能還跟著田向南混,那他們的一大隊豈不就是能像先前的陶家壩一樣發(fā)大財?
“想啥呢?”
田向南聞翻了個白眼。
“外貿(mào)單子是沒有了,不過回頭我可以把供電局那邊的單子介紹給你們”
說起供電局那邊的單子,田向南心里暗笑。
這也算是給他們青山大隊甩脫了一個小包袱吧。
要知道,當初青山大隊跟供電局談合作的時候,那采用的可是現(xiàn)金加電費結(jié)算。
經(jīng)過幾年的合作,再加上去年年前他們又給供電局完成了一筆大單。
現(xiàn)在累計的電費,呃
就這么說吧,就哪怕加上他們青山大隊的這幾個廠子,眼下他們存下來的電費余額,估計都得用到20年以后了。
真不能再累積了,再累積下去,田向南生怕哪一天供電局那邊就不認賬了
眼下能把這個大客戶,轉(zhuǎn)手給陶家壩,也能幫他們節(jié)省一些生產(chǎn)成本,這也算是一舉多得的好事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