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你們確定那石碑上寫的趙鵬?”里正從椅子上蹦起來。
不一會兩個少年就被周伯送了出來,他們也沒想到一個名字周伯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反應(yīng)。
但他們不知,此刻房間里周伯搖頭捶胸,喃喃自語“哎~周家阿姐,你還是給他立了碑啊”
此刻另一處院子里周三寶正訴說著周家莊的一個深埋許久的秘密。這秘密是關(guān)于幾十年前的一場災(zāi)難,那場災(zāi)難險些讓周家莊從此消失
三十五年前,當時戰(zhàn)火連天。許多難民流離失所,有些餓死,有些上山做了土匪。
唯有周家莊地勢四面環(huán)山,一般人輕易找不到,因此戰(zhàn)火便未蔓延于此。倒也落了個清凈安寧。
可就在那個時候有一個外鄉(xiāng)人卻意外逃難來到此地。
當時周家莊的里正看這人可憐便暫時將其收留了下來。
一開始他被安排到周茹一家暫住。
沒成想這個人非常吃苦耐勞,當時周茹的父母身體也不太好,這個人就每天起早貪黑的照顧。
每天天不亮他就下地干活,天黑了才回來。把一家老小都照顧的妥當有善。
而且這個人還很會做事,與村里人都打成了一片,凡接觸他的人都對其贊不絕口。
而且這人還會一樣特別厲害的本領(lǐng),會打鐵。
要知道這個年代會打鐵可是非常吃香的。朝廷年年用兵,會打鐵的都弄走了,可是民間農(nóng)具也需要鍛造啊,沒辦法,許多家里的農(nóng)具修修補補都快成祖?zhèn)鞯牧?
耕種起來非常吃力。
所以這個人會打鐵,一下子村民高興壞了紛紛拿出自己家傳鋤頭來修。慢慢的村里許多損壞的農(nóng)具都被他重新打造了,所以村里人都非常接納他。
尤其是那周茹,剛巧年歲與那人相差不大,便是對這趙鵬漸漸的起了情愫。
周茹的父母對這人也是非常滿意。后來他們向里正提出了想完全接納趙鵬這個外姓人,更要把唯一的女兒也嫁給對方。
周家莊其實有個規(guī)定就是從不接納外姓人,里正起初有些猶豫。
可是那周茹一家也和自己沾親帶故的,他也不能不管不問。
周茹父母身體本來就不好干不了農(nóng)活,平日里全靠周茹一人操持,如今來了這個趙鵬卻是恰好契合了。
于是里正詢問了許多村民的意見,所有人都對此人的品性稱贊有加,再加上周茹一家已經(jīng)完全接納了趙鵬。
所以當時的里正便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周家莊打破了百年規(guī)矩,收入了一個外姓人。
后來趙鵬與周茹成功喜結(jié)連理,他們的孩子也入了族譜,隨后過得也算是幸福。
后來趙鵬在村里還開了一個打鐵鋪,他打出的鐵具質(zhì)量均是上乘,拿出去販賣也非常的受歡迎。
起初并沒有什么異常,但慢慢的從那時開始,又有一些外地人開始接陸續(xù)的逃難此地。
一開始僅僅是兩三人,后來四五人。接二連三的越來越多。
而且其中女子還占多數(shù),并且這些女子個個年輕。
再加上她們都很有姿色,雖算不上絕美,但對于那些普通的農(nóng)家漢子來說,一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好看的姑娘。村里一下子熱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