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說的哪里話?這一批軍火的錢,全部都是陜甘兩地的老百姓捐款,雖然他們沒上戰(zhàn)場,但人家的錢可是不少的,什么叫做我養(yǎng)的,你們永遠是人民養(yǎng)的。”
當謝燕來喊出這句話的時候,很多人都在重復(fù)這句話,眼里也漸漸的有了光,打仗或許不知道是為什么打,但是當謝燕來說這句話的時候,很多人瞬間就覺得自己高大了起來。
“謝長官說的對,有了人民給我們的這批武器,弟兄們誰都不是孬種,浦江我們沒有墜了國軍的威風,在金陵這塊地方,老子跟金陵城共存亡?!?
雷旅長的話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早在之前的時候,大家就已經(jīng)說過了,我們可以從浦江撤到金陵,但絕不能夠繼續(xù)撤退,這里就是我們的國都,就是弟兄們拼命的地方。
就在他們談話的時候,第二批車隊也過來了,這車上裝的都是吃的喝的,在浦江的時候,中央軍的生活供應(yīng)還是能夠跟得上的,可是到了金陵之后,很多部門都找不到人了,他們的吃喝拉撒也跟雜牌軍差不多了,吃了上頓沒下頓的。
謝燕來知道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不僅僅是你們手里的武器裝備,吃飯也是一個重頭戲,吃不飽的話,都沒力氣去打日本人。
“我在金陵城招募了一批廚子,這里是面粉和罐頭,你們這幾天的吃飯是沒問題的,真要是到了最后拼命的時候,讓這些廚子先走?!?
謝燕來指著遠處幾十個老百姓說道。
有些人也不愿意來,都是謝燕來的手下軟磨硬泡給帶來的,謝燕來也沒怪他們,戰(zhàn)爭對于這些老百姓來說,或許就是一個十分害怕的事兒,但也有很多人是主動要來的,雖然蒸饅頭的手法可能不行,但這份兒心也是夠用的。
“謝長官放心,陣地在我們的手上,我們會安排他們先走的,如果要是我們擋不住了,以后等抗戰(zhàn)勝利了,謝長官可千萬別忘了給我們弟兄們立個碑?!?
雷旅長說這個話的時候,周圍也有很多人點了點頭,謝燕來知道他們這些人已經(jīng)做好了必死的準備,這就是他們最后一戰(zhàn)了。
“弟兄們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都在這幾個本子上寫好了,家里的家庭住址寫的越詳細越好,若是有朝一日你們殉國了,我謝某人保證,有我一口吃的,絕不會慢待了你們的家人,有違此誓,天理不容?!?
謝燕來舉起自己的右手,當著兄弟們的面發(fā)誓。
韓團長并沒有作假,拿起本子先寫上了自己的名字還有籍貫,家里還有七十多歲的老娘,全靠謝長官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