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原本是上都城里的一座小山頭,當(dāng)年大匈皇宮擴(kuò)建時(shí),被整個(gè)圈住在內(nèi)。
后來,皇室又耗費(fèi)巨資,在上面大興土木、筑亭造景,將其打造成了一處集花海、石林、飛瀑、霞樓四絕為一身的名勝。
只不過,驪山已經(jīng)成了皇家的后花園,上都城里的尋常百姓,從此只能站在高高的宮墻外邊,踮起腳尖,仰望山上高聳入云的樓閣。
夜闌人未靜。
驪山頂峰,慕容栩此時(shí)正憑欄而立,似有留念地俯瞰著自已這片大好河山。
遠(yuǎn)處,天幕如緞,山廓如畫。
腳下,上都城里卻烽火點(diǎn)點(diǎn),皇城九門外正短兵相接。
旁邊一棵蒼勁的古松下,何承恩將兩塊白凌掛在枝頭,顫顫巍巍地打好結(jié),然后躬身退了下來...
慕容栩?qū)⑦@一幕看在眼里,并沒有什么不悅,更沒有呵斥,因?yàn)檫@一切都是他的授意。
待何承恩準(zhǔn)備完畢,慕容栩緩緩走了過來,他伸手接住那塊白凌,握在手里,卻又似乎遲遲下不了決心。
生死面前,真的敢邁出那一步的人,要么心如死灰,要么心狠如鐵!
狠是對自已的狠,比之前提劍殺死愛人,砍殺宮女,還要更甚十倍!
慕容栩?qū)€躬身伺候在一旁的何承恩說道:
“老狗,你就別跟來了...南蠻子不會把你怎么樣的,就留著你那條狗命吧,都說好死不如賴活著!”
何承恩將身子躬得不能再低,相比于慕容栩,他此時(shí)反倒豁達(dá)許多,低聲說道:
“老奴命賤,不能服侍陛下,再留在這世上也沒什么用了...”
慕容栩見勸不了對方,知道多說無益,便不再多。
世人皆知何承恩是內(nèi)相,權(quán)柄滔天,皇帝慕容栩更是對其信任有加,甚至縱容他在朝中胡作非為。
但很少有人還記得,是這位老奴,將從小沒爹疼的慕容栩一手帶大,幼時(shí)將他扛在肩膀上騎大馬,年少時(shí)教他讀書識字,成年后又陪他遠(yuǎn)走苦寒之地去做那藩王...
慕容栩與何承恩之間,既是主與仆的關(guān)系,也有父與子的情義。
對于慕容栩來說,他登基寶座,不將潑天的富貴賞給何承恩,留著給誰?
放眼整個(gè)朝廷,滿朝文武,盡是些要么只會鉆研名利的勢利眼、要么是懂得見風(fēng)使舵的墻頭草、要么是一味溜須拍馬的臭屁蟲...
真正與自已巴心巴肝、能說上一兩句掏心窩子話的,反倒沒幾人!
另一方面,對于何承恩來說,都說望子成龍,放在他這個(gè)不可能再有血緣子嗣的閹人身上,這種感覺反而愈加地強(qiáng)烈!
縱然慕容栩再不濟(jì),再不成材,何承恩都指望著他好,希望有朝一日,慕容栩也能成為一位建立不世功業(yè)、配享太廟,甚至名垂青史的一代明君。
所以,何承恩才會勸說慕容栩舉兵南下,急著促進(jìn)一番帝業(yè)。
......
驪山頂上,刮起一陣山風(fēng),微涼。
吹得人迷了眼睛。
慕容栩?qū)㈩^上的玉簪取下來扔掉,披頭散發(fā),說道:
“朕自縊于驪山,舍一人可護(hù)下全城百姓性命,問心無愧!但朕落得今天這步田地,有愧于列祖列宗,只能以發(fā)覆面,無顏相認(rèn)...”
這邊,何承恩已是老淚縱橫,他跪在地上,哭喊道:“奴才何承恩,先行恭送陛下歸列仙班,暢游九清...”
慕容栩徐徐牽扯開身前的白凌,他最后深深吸了一口氣,仰天長嘯道:
“此乃天欲亡我,非戰(zhàn)之罪!”
說完,他伸出脖子,猛地將白凌套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