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渡黃河后,首先進(jìn)入的地界乃是河內(nèi)郡。雖然劉玄未曾遣派一兵一卒,然而才過黃河沒多久,以前曾跟劉秀一起并肩作戰(zhàn)過,或者有過交往的人開始陸陸續(xù)續(xù)的像馬成那般,棄官從洛陽甚至家鄉(xiāng)趕來。
傅俊乃是其一,他是潁川襄城人,以前也參與了昆陽之戰(zhàn),因功被更始帝封為了偏將軍。漢軍攻下洛陽、長安兩京后,他因家中親人故世,辭歸潁川郡奔喪。
再有一個就是劉姓宗室子弟劉隆。居攝元年,也就是距今十七年前,安眾侯劉崇起兵討伐王莽,當(dāng)時劉隆的父親劉禮也曾參與其中,結(jié)果事敗被誅,舉家株連,劉隆因未滿七歲,得以幸免。
劉隆原在長安游學(xué),后來劉玄定都洛陽,他便攜帶妻子兒女舉家遷到洛陽,官拜騎都尉。可當(dāng)他聽說劉秀奔赴河北,竟毅然單槍匹馬的棄官追至。
形形色色的人物開始進(jìn)入我的視線,我有點應(yīng)接不暇。直到這個時候,我才開始慢慢看清劉秀的另一面,他有他獨特的人格魅力,不然不會有那么多人不顧一切,放著大好前途不干,辭官棄家的追隨他亡命天涯。
他并不真如我想象的那樣,只單單是個喜弄稼穡的農(nóng)夫而已。劉縯錯看了這個弟弟,他并非是個無能的人。
我以陰戟的身份留在了劉秀身邊,少部分親信,譬如鄧晨、馮異、王霸等人對我的真實來歷皆是心知肚明,只是他們都心照不宣的形成了一種默契,不管人前人后,他們?nèi)伎趶揭恢碌姆Q我為“陰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