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的官員俸祿總額不過5萬銀元,楊競每半年多給官員一個月的俸祿,一年也不過10萬銀元,就能換的官員們勤勉工作,這個生意實在是太合適了。
其實牛馬們不是不愿意加班,只要錢給到位,住在衙門都行,楊競太了解人性了,直接采用了加錢的辦法。
當然了,這也是楊競和吳晉演的雙簧,吳晉早就私下里向楊競奏報,說是官員們疲憊不堪,已經產生了厭戰(zhàn)的情緒。楊競當時就提出了加俸祿的做法。
不過楊競為了讓內閣工作好干,才讓吳晉在內閣會議上提出來,然后自己批準的模式。一來這樣可以讓內閣在官員們面前有話說,你看,內閣都在皇帝面前給你們爭取福利了。二來也是為了讓加薪顯得來之不易,不是楊競隨隨便便給的。這段時間,楊競深刻了解了什么叫“上趕子不是買賣”。
“陛下,臣以為,關于突厥的事情,其實有兩個事必須搞清楚”吳晉正色起來,“第一,就是八大糧商每年給突厥的糧食走私量是多少,夠突厥吃幾個月的。二是大梁和突厥之間是不是有了私下聯(lián)系”
其實搞清楚糧食走私量,就能弄明白突厥下一步的動作。如果糧食夠吃兩年,那就證明突厥短時間內不能南下。如果糧食只夠吃幾個月,那就證明,突厥必定南下?lián)尲Z。
至于說搞清楚大梁和突厥之間有沒有私下勾當,就更重要了。走私糧食這事,如果只是八大糧商的個人行為,那只能說是八大糧商利令智昏。但如果八大糧商的行為是得到大梁朝廷或者永安帝授意的,那么大梁朝廷就有禍水東引的意圖。
內閣首輔都點名了,于冰也不好繼續(xù)裝下去,只能立即起身道,“陛下,政保署回去就加大工作力度,盡快摸清大梁和突厥之間的糧食走私量”
何知遠也說道,“對外情報司也會盡快搞清楚,看看大梁和突厥之間是否有私下的勾結”
楊競點頭,表示同意,不過還是笑著說,“長平的兩點提議,朕都同意。工作的事情你們去議、去落實。朕今天和你們聊點哲學”
眾臣都面面相覷,哲學?什么是哲學?聽起來像是一門學問,陛下這把我們叫來,就是為了研究學問?
不過眾臣也不敢發(fā)問,只能靜靜的聽楊競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