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蝕器法」中的“三天”,可不是指煉器的時間長短,而是代表了一種古代的天文學學說。
其名為“論天三家”,即用來闡釋宇宙結構的三家學說,分別是“蓋天說”、“渾天說”和“宣夜說”!
“蓋天說”也叫做“周髀說”,是來源于《周髀算經(jīng)》的一種學說,認為“天周為規(guī),表股為矩”,天地之間呈現(xiàn)一種精妙的幾何關系。
應用在煉器之中,就是通過煉器師對材料物性的精確計算,把器紋蝕刻在復合幾何結構的部位,讓所有器紋之間形成一種精妙的幾何關系,從而加強器紋的效果。
“渾天說”,則認為“渾天如雞子”,天就跟一枚球形彈丸一樣,地就像是雞子中的蛋黃一樣,被天這個“蛋清”給包裹起來。
同時天地都是乘氣而立,周天分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從中間分開,一半就是一百八十二又八分之五度,因此晝夜分離。
因為天的運轉,像是車輪轂一樣旋轉不定,形狀渾圓,故名“渾天”!
應用在煉器之中,就是通過將器紋陰陽分立,想象成“渾天”之中的晝夜,讓能夠相輔相成的器紋,對立分列成兩部分,再讓其運轉起來,形成所謂“晝夜交替”的運動狀態(tài),就可以讓器紋最大化的發(fā)揮作用!
“宣夜說”則是認為天地都是漂浮在氣體之中,所有天體也都是由氣體組成,因此,不論是天地還是周天星斗,都是可以通過氣體作為中間體進行互相轉化的!
應用在煉器之中,就是將器紋的使用進行無限的精簡,使其最后生成幾枚原始器紋,在通過原始器紋的互相轉化,形成更多、功能更繁復的器紋,以此來讓法器擁有更多更強的功能!
「三天蝕器法」中的“三天論”,并不是三種境界,而是給煉器師在材料之中蝕刻器紋之時,提供了三種不同的路徑。
不過,這三種路徑之中每一條,都是前途無量的康莊大道,沒有上下之分。
因此,「唐門」煉器一脈的弟子,大多數(shù)都會只選擇一條路徑來作為主修,其他兩條路徑作為參考,提升自己對煉器的理解罷了。
當然,也有能夠同走三條路徑的存在,但是,這樣的人在「唐門」之中屈指可數(shù)。
根據(jù)煉器一脈的記錄,同走三條路徑,并且成功把三條路徑統(tǒng)合在一起推陳出新,到目前為止,都不到一手之數(shù),博遠爺肯定是不在此列了。
畢竟,他的天賦只能夠算是優(yōu)秀,不能夠算妖孽,也談不上得天獨厚。
而劉放這種在只用了九息就通過了「九料試」的煉器苗子,是很有機會統(tǒng)合三道。
更何況,劉放剛剛把「南斗咒」和「北斗咒」融合成了「二斗真罡」,對于這種統(tǒng)合功法異術的操作,已然算是有了心得了。
所以,博遠爺也不管會不會揠苗助長了,一股腦把全本「三天蝕器法」的三條煉器路徑,全部都傳授給他了,讓他自己慢慢吸收理解去!
劉放也真沒有讓博遠爺失望,初試身手煉制的第一件玉佩法器,就應用上了三條煉器路徑的思路。
雖然,單純看內部器紋的分布,能夠看出來劉放的煉器手法還是比較生疏。
但是,第一次出手就能夠煉制出成品法器,甭管法器的品階如何,都可以堪稱天賦異稟了。
看到玉佩的博遠爺也是大喜過望,按照自己近一個甲子的煉器經(jīng)驗,一一指出了玉佩法器之中的不足。
不過,博遠爺并沒有給劉放提供修改思路。
畢竟,師徒倆所走路線不同,博遠爺只能夠給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答案只能夠他自己來。
當然,作為劉放的師傅,博遠爺也可謂是傾盡所有,各種稀有的煉器材料隨他造。
還是因為,煉器就是一個熟練手藝,沒有大量的實踐經(jīng)驗,再有如妖般的智慧,也跟紙上談兵差不多!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