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和帝駕崩的喪鐘是在三日后敲響的。
為了給佑安多爭取一些和朝臣磨合的時間,祁讓的意思是讓他們盡可能往后拖,但眼下天氣還不算太冷,尸身不好存放,大量用冰也會引起旁人猜疑。
因此,晚余和祁望,孫良,沈長安,徐清盞經過幾番探討考量,才決定在三日后對外公布祁讓的死訊。
雖然時間緊迫,三天時間,也足夠他們做好應對之策。
祁望又陪了佑安三天,在喪鐘敲響的前一晚,從密道去了別院,又從別院悄悄離開京城回了南崖禪院。
晚余脫不開身,讓徐清盞去送他。
徐清盞陪他到別院,看著他脫下龍袍,取下假發(fā),重新?lián)Q上僧袍,掛起佛珠,依稀想起當年在南崖禪院初見他時的情形,只覺得這半生匆匆如夢,夢的盡頭,只剩無限唏噓。
送走祁望后,他在院中燒掉了龍袍和假發(fā),直到火光徹底熄滅,一切都化為灰燼,才又從密道回了皇宮。
盛和帝駕崩的消息在京城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好在京城的官員和民眾早就知道他身染沉疴,短暫的震驚之后,便也接受了這個事實。
加上他駕崩之前已經傳位給三皇子,朝堂有五位顧命大臣坐鎮(zhèn),也沒有因皇位之爭引發(fā)絲毫動蕩。
皇權交替平穩(wěn)過渡,盛和帝的喪事也有條不紊地操辦起來。
晚余遵照祁讓的遺愿,入夜后,和孫良一起去挨個詢問后宮妃嬪的意思,給她們三天時間考慮,是愿意假死出宮,還是搬去太妃所頤養(yǎng)天年。
這事需要極度保密,不能把大家召集到一處公開詢問,每個人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必須守口如瓶,不能同任何人談起。
其他的妃嬪都見過之后,晚余問孫良,要不要去問問淑貴妃和莊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