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各位老師,情況就是這樣。”
蘇明開門見山,經(jīng)過一番講述,再次將核心構想拋出。
工作室里,氣氛瞬間變得熾熱。
“賦予ai‘生命感’……這個想法太……太瘋狂了!”
一位戴著黑框眼鏡,頭發(fā)最稀疏的技術大佬喃喃自語。
眼神里,是掩飾不住的震撼。
他深耕計算機這么多年。
什么編程都難不倒他!
但這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是真沒有面前那小家伙大。
可能這就是天賦和代溝吧!
周啟明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最后定格在陳文明身上。
“文明弟弟,能跟我們具體說說,你是怎么想到‘思考的眼睛’這個概念的嗎?”
陳文明點了點頭。
在這個領域,他一點兒也不緊張!
他將自己的筆記本電腦轉(zhuǎn)向眾人,調(diào)出了嘯天的那段標準文本回答。
“我認為,問題不在于ai本身會不會思考?!?
“而在于我們?nèi)绾巍b’它的輸出過程?!?
“就像嘯天,它回答前的那幾秒停頓,閃爍的眼睛,都給了我一種它在‘組織語’的錯覺?!?
“根據(jù)舅舅剛剛給我說的幾個名詞,我們要做的是,把這種‘錯覺’,系統(tǒng)化,深度化!”
“嘶!我明白了!”
另一位技術骨干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精光迸發(fā)。
思考?
思考!
“我們可以在ai執(zhí)行指令時,實時地、可視化地展現(xiàn)出它的‘思考路徑’!”
“比如,用戶輸入一個問題,我們的界面上不再是干巴巴的等待光標,而是像一張神經(jīng)網(wǎng)絡圖被點亮!”
“我們可以展示出ai正在調(diào)用哪些數(shù)據(jù)庫,分析哪些關鍵詞,進行怎樣的邏輯推理!”
這個提議,像一顆石子投入湖中,瞬間激起千層浪。
“對!還可以模擬人類的語邏輯!”
黑框眼鏡大佬也激動起來。
“ai在給出最終答案前,可以先輸出一個‘思考大綱’!”
“第一步,拆解問題核心?!?
“第二步,檢索相關信息并進行篩選?!?
“第三步,構建多個解決方案并進行優(yōu)劣對比?!?
“第四步,給出最終建議和理由!”
“我們要讓用戶看到的,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完整的、有理有據(jù)的推導過程!”
蘇明在一旁含笑聽著。
在周總一行人來之前,他就一直在構想。
如今的事實證明。
是真可行的!
他也很想清晰地看到這些想法融合在一起后,將會是怎樣一番光景。
見眾人說得差不多了,蘇明適時開口。
“這就像,我們不只是告訴用戶目的地在哪里,而是遞給他一張地圖?!?
“并全程直播我們是如何規(guī)劃路線、躲避擁堵、最終安全抵達的?!?
“也能讓用戶根據(jù)某個節(jié)點,讓自己的思路同樣跟著變通!”
“這種參與感和透明度,前所未有!”
......
“那……”
一直安靜旁聽的吳佑佑突然舉起了手。
他現(xiàn)在也聽明白了不少。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集中到了這個小家伙上。
別看人年齡??!
蘇先生家的外甥,就沒有不離譜的,不能以普通孩子看待!
“ai會不會想錯?”
“如果想錯了,能不能讓我看到它是在哪里想錯的?”
這個問題,簡單,卻直指核心。
周啟明和幾位技術大佬都是一愣,隨即眼中爆發(fā)出更亮的光彩。
“對啊!”
周啟明一拍腦門。
“這才是關鍵!一個只會給出答案的ai,是冰冷的!”
“哪怕犯了錯,你往往也不知道錯誤在哪里!不好去信任!”
“但如果把這個過程展現(xiàn)出來,也方面人們在獲取答案時,更方便和斟酌ai到底是在哪里開始有蹊蹺,出了問題!”
“這種思考,還可能讓ai意識到自己的錯,從而會自我糾正、并且能讓你看到它整個糾錯過程!”
“這不僅僅更人性化,也是現(xiàn)有技術能實現(xiàn)的!并不是天方夜譚!”
“一旦成了,絕對是ai的一個大升級!”
思路,徹底打開了!
工作室里的討論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一行人圍繞著“如何可視化思考路徑”、“如何構建糾錯反饋機制”、“如何平衡專業(yè)性與易懂性”等問題,討論極為激烈!
各種專業(yè)的術語、復雜的算法模型、天馬行空卻又邏輯嚴謹?shù)臉嬒?,在小小的空間內(nèi)激蕩。
葉星河不知何時,也從樓上走下,在一邊旁聽。
有意思!
也有啟發(fā)!
這就跟大佬論道旁聽一樣,絕對能讓人受益匪淺!
......
時間,在熱烈的討論中飛速流逝。
直到墻上的時鐘,指向了晚上十一點。
他們才討論得差不多了!
周啟明猛地站起身,臉上是難以抑制的狂喜。
“好!那就按大家最后敲定的!”
“我們就把這個功能,命名為——深度思考!”
......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