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此界的來歷和符界有些像。
秦桑問道:“此界難道不是天地自然生成,那它的跟腳是?”
符界乃是曾經(jīng)的道庭四治,神庭切割大千,自成一界,此界難道也是因為某種寶物而生。
“如你所見,玄武圣宮定是這方世界的基石之一,但是此界真正的根基乃是一件后天靈寶,其名江山圖!”清源沉聲道。
“后天靈寶!江山圖!”
秦桑首次聽聞這件后天靈寶,不知是哪位大能之物,他注意到清源的神情,心中一動,“道友說的那個承諾,難道和此寶有關?”
“此番正是為接引江山圖而來!”
清源坦然道,緩緩向秦桑道出上古秘辛。
“此寶的主人乃是一位人族大賢,曾輔佐玉皇,以畫入道,畫技登峰造極,世人尊其為畫圣!
“江山圖便是畫圣親手煉制的后天靈寶!
“當年,玉皇帶領人族推翻妖庭,妖族式微,被驅逐蠻荒,本該人族大興,倘若一鼓作氣,定能讓妖族一蹶不振,徹底壓服萬族,入主靈界。
“孰料大局未定,魔界突至,與靈界相撞,地膜破裂,掀起魔劫!
“彼時,靈界經(jīng)歷多次大戰(zhàn),各族都已疲憊不堪,人族雖豪杰輩出,同樣損失慘重,唯有放棄霸道,聯(lián)合諸族,共御魔劫。
“玉皇欲鑄界壁,修補地膜。
“畫圣奉命前來襄助玄武圣族,最終和玄武圣族聯(lián)手擊退魔界大軍,以江山圖、玄武圣宮等至寶,以及無數(shù)生靈血肉,輔佐玉皇鑄成界壁,鎮(zhèn)壓此處地膜裂縫!
“此戰(zhàn)過后,玄武圣族損失慘重,幾近滅族,畫圣則與玄武圣族一起沉淪北極,從此失蹤,生死不明!”
清源這番話解開了秦桑許多疑惑。
原來第一次魔劫是發(fā)生在人族和妖族大戰(zhàn)的尾聲,秦桑又聯(lián)想到在異人族圣地的見聞,發(fā)生在魔劫前后的那段時間,一些大事件的關鍵的時間節(jié)點,終于清楚了。
等等!
清源竟要接引江山圖,而且是為了完成一個承諾。
是對誰的承諾?難道是畫圣?
清源究竟是什么時代的人!
只聽清源繼續(xù)道:“世間無有永恒之物,無論多么堅固的界壁,終會崩塌!一旦封印松動,此界回歸大千,江山圖也將重現(xiàn)世間,而畫圣生死未卜,倘若已經(jīng)隕落,江山圖便是無主之寶,且江山圖支撐封印無數(shù)年,不知是否有損,我須相助之,以防有人搶奪……”
秦桑聽出清源語氣中有未盡之意。
倘若畫圣沒死呢?
畫圣必是一位大乘修士,而大乘無劫!
大能手段通天,江山圖乃是畫圣的本命靈寶,或許里面就有畫圣留下的后手,托寶重生。
自己竟然有機會見到來自玉皇時代的大能!
由此可見,清源和那位畫圣關系匪淺。
“不過,”說到這里,清源語氣一頓,皺眉望向虛空深處,有些疑惑,“江山圖應當就在這歸墟之中,所以才這么多年都沒有被發(fā)現(xiàn)。我方才施展法術,卻沒有得到器靈的回應。”
器靈!
秦桑目光一凝。
畫圣、江山圖、畫道、水墨山水、墨硯……
他好像知道了墨硯的跟腳!
秦桑想到墨硯身上古怪的境界,還有墨硯各種不同尋常的舉動,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難道,墨硯就是器靈!
墨硯一直在尋找的,其實是他的本體――江山圖!
一瞬間,無數(shù)念頭從腦海中閃過,秦桑又想到朱雀和爬天藤。
按照清源的說法,江山圖想必就是化作了此界的天地靈脈,支撐起這方小千世界,隱藏在這歸墟之中。
直至墨硯進入歸墟,器靈歸位,那一瞬間泄漏天機,被爬天藤和清源感知到,雙雙尋了過來,然后又在這里失去了目標。
當年不知發(fā)生了什么,導致器靈和本體分離,墨硯化身成妖,在外面游蕩,尋找自己的本體。回憶起墨硯的一些表現(xiàn),不似作假,或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跟腳,看到歸墟方才明了一切。
清源說江山圖可能受損,看墨硯的狀態(tài),是很有可能的。
墨硯現(xiàn)在的修為僅相當于煉虛期,驟然回歸本體,必遭沖擊,或許不是他不想回應,而是無法分心,更有甚者陷入了沉睡。
“哦?道長可見過江山圖的器靈?”觀秦桑神情,清源露出一絲喜色。
秦桑便將墨硯表現(xiàn)和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
清源連連點頭,“此妖即便不是江山圖器靈,肯定也與之有關!還望道長能助我一臂之力!”
聞聽此,秦桑有些遲疑,他不知自己能幫到清源什么。
“道長通過此珠,應當能感應到一些東西吧?”清源看向秦桑手中的蚌珠。
秦桑點點頭,“可我只能判斷,哪個方向是這片虛空的最深處,感知不到江山圖?!?
“足夠了!道長只需要為我指明方向!”
清源沒有直接拿過蚌珠,因為他還需要秦桑。
不知器靈現(xiàn)在狀態(tài)如何,未必能立刻領會他的好意,萬一器靈把他當成了敵人,反而弄巧成拙,畢竟他在這里的只是一具化身,本尊還在外面徘徊。
秦桑和器靈有交情,有秦桑在,器靈至少不會立即出手。
秦桑猶豫了一下,決定照做,能賣大能一個情面,這種機會千載難逢,哪怕知道會有危險,也要抓住。
接下來,兩人迅速交流了一番,秦桑說出自己的疑問,清源幾句點撥,便令秦桑大呼原來如此,理清了頭緒,對蚌珠的認識更深了一層。
“那里!”
秦桑抬手指向黑暗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