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元通在攝魂訣上浸淫越久,感觸就越深,他覺得師父恐怕都看走眼了,攝魂訣或許真的如他所是旁門左道,不是劍修的正途,但那柄青蜂劍,卻極不尋常。
在攝魂訣的總綱里,提到飛劍攝入妖物的精魂,少則數(shù)十,多則上百,數(shù)量越多,飛劍的威力越大,但青蜂劍似乎劍胎天生就有瑕疵,能容納精魂的數(shù)量極其有限。透過劍身望去,從劍尖到劍鍔,依次排列著四團陰影,吞吐舒張,緩緩改變著形狀。在靠近劍尖的那團陰影中,赫然鎖著青鐵蜂王的精魂,而其余的三團陰影中,空無一物。
妖物精魂能發(fā)揮出的實力,不及本體一成,但鄧元通發(fā)覺,青鐵蜂王的殘魂保有了噬毒的本性,吸取的毒物愈多,殘魂的威力就愈大,遠遠不止本體的一成。聯(lián)想到仙人洞府里那三道厲害至極的禁制,連奚鵠子都感到棘手,洞府主人的來頭一定不小,他又怎么看得上旁門左道的攝魂訣?這柄劍一定有古怪,只有這樣解釋,才說得通。
鄧元通一面搜尋毒物飼喂青鐵蜂王,一面尋找合適的精魂煉入青蜂劍,遺憾的是,隨著蜂王漸漸成形,尋常的毒物根本不起效果,而青蜂劍也對精魂頗為挑剔,他試了十多次,都沒能煉入第二條精魂。
鄧元通大膽推測,煉入青蜂劍的精魂應(yīng)該有固定的搭配,不是隨隨便便找四團就行。
秋桃谷一戰(zhàn),姥姥的丹毒促使青鐵蜂王突破瓶頸,再度成長,鄧元通看到了希望,他開始把腦筋動到魏十七身上。奚鵠子擔心蜂王萬一奪舍,野性不馴,為禍不淺,他倒沒有這方面顧慮。魏十七身中丹毒,遲早要死,死了也是浪費,不如冒險一試,蜂王精魂若奪舍成功,他亦能運用攝魂訣加以操縱,魏十七成為一具人形的靈寵,若不奪舍,蜂王精魂吸取魏十七體內(nèi)丹毒,大有益處,而魏十七保全一條性命,也為赤霞谷論劍增加一份助力。
至于魏十七會不會承他的情,根本不在鄧元通的考慮中。
出于這一番心思,鄧元通趁荀冶閉生死關(guān),瞞著掌門找到魏十七,準備驅(qū)使蜂王精魂鉆入他體內(nèi)。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