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羽書嘆息一聲,無奈地揉了揉妹妹的長發(fā)。
雖然妹妹已經(jīng)認回夢家五六年了,但這幾年各自都在忙事業(yè),不常聚在一起,導(dǎo)致妹妹至今仍是對親情的概念太過模糊。
她在名利的浸染中長大,人生觀價值觀都往利益的方向靠攏,反而對情感不太敏感。
接受了夢家,接受了新的家人,也努力地去為這個家付出,卻始終沒有理解親情到底是什么東西。
“安然,我們在大事上幫不了你,起碼小事上希望能為你多做點什么。”
夢安然眨巴眨巴眼睛,明顯并不理解,花錢就能解決的小事,本就不需要她自己沾手,做了也無法為她分擔什么。
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她還是要面對同樣的工作量,而本來可以安心休息的家人反倒浪費時間做了一大堆雞毛蒜皮不重要的事。
圖什么?
圖個心理安慰嗎?
這些話夢安然沒有說出口,她知道如果說了會讓家里人更傷心。
今晚就是宴會,她不希望在這節(jié)骨眼上再生事端。
午飯的時候大家的情緒都挺消沉,除了夢羽書和夢澄泓外,其他人跟她說話都多了幾分拘謹。
恍然又回到了那個夏天,她背著個小挎包打車去到狹小擁擠的出租屋,第一次見到自己有血緣關(guān)系的親人。
他們就像此刻這般,無措、拘謹、小心翼翼,想要為她做點什么又怕她反感。
夢安然很惆悵,她至今沒搞懂到底怎么跟家里人相處才是正確的。
她試圖用自己的方式對他們好,幫助他們發(fā)展事業(yè),幫助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但價值觀不同,導(dǎo)致很多事情無法相互理解。
所以這五年里除了幫家里人大展宏圖外,說實話,她也在逃避。
大家都忙起來了,見面的時間少了,她心里其實有點自在。
卻又覺得難得有親人用心待她,她有點舍不得這種被愛包圍的滋味,也不忍讓家里人再被傷一次,于是仍舊沒離開這個家。
矛盾、糾結(jié),這是她以前從未有過的情緒。
她并不喜歡這種感覺,很麻煩。
所以逃避耗費精力去解決她不熟悉的情感問題。
飯桌上氣氛消沉,夢安然暗暗嘆了口氣,主動找了個話題:“今晚宴會的禮服你們定好了嗎?等會兒我會讓人送禮服過來,要不要再選選?”
夢蓁放下筷子,喝了口果汁,說話聲音淡淡地:“我沒有禮服?!?
她沒有在生氣,語氣如往常平和,只是在訴說一個事實。
一天五六臺手術(shù),熬到下班就累得想往床上一躺,萬一突然來了個緊急手術(shù)還得立刻趕過去。難得休假只想睡覺不想出門,根本沒心思打扮。
別說是禮服了,她就連一套像樣的裙裝都沒有。
否則那天跟蕭寒出門,也不至于穿妹妹的衣服。
夢安然笑吟吟地看著她,說道:“那就等會兒多挑幾條,總會有正式會面的。”
可以選幾條不那么隆重的,平時能穿出門,到時候陪蕭寒去見伯父伯母,也有能打扮得體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