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宋老七,比如何連建,他們都對雪狐念念不忘。
如果不是蕭凌的實(shí)力夠強(qiáng),這兩人早就得手了。
轉(zhuǎn)眼間,便到了吃飯的時候,李婉娘除了蒸熟的白面包,還特地煮了一只山雞,香氣四溢。
在那個貧困、落后的時代,香料是非常稀缺的。
但這并沒有影響到肉的味道,只要加點(diǎn)鹽,就能讓肉變得美味無比。
蕭凌在山里吃了一只燒雞,并不覺得饑餓,所以晚餐的時候,他幾乎沒有碰一下,大部分都是留給家人的。
晚上,蕭凌就跑到了村子里負(fù)責(zé)收購皮毛的張哥那里。
張慶經(jīng)營野生皮毛生意已經(jīng)快二十年了。
他手上的皮毛少說也有幾百張了,也算是見多識廣了。
直到看到蕭凌手里的雪狐皮,張慶才終于有了一種大開眼界的感覺。
“它的毛發(fā)很新鮮,而且也沒有臭味,我想它死亡的時間,應(yīng)該還不到半天。我給你剝皮的時候,還專門挑了個汗腺,沒想到你還知道這個!”
有沒有高手,一試就知道了。
張慶只是用手一碰,鼻子一嗅,便知道這是什么東西。
就算是動物學(xué)家,也不一定能做到這一點(diǎn)。
“張叔,我就不客氣了,你想要什么價錢?”
一說到正事,張慶臉上的笑意頓時消失不見,沉吟了下,他抬手打了個響指。
“看在老鄉(xiāng)的份上,就算是我老張對蕭家的關(guān)照吧,這樣吧?!?
看到這一幕,蕭凌忍不住嗤笑一聲。
一頭雪狐崽子,一頭就能賺六七百塊錢,他卻把一頭成年的雪狐,當(dāng)成了五百塊錢?
還能說是為了老蕭一家,俗話說的好,朋友才能大滿貫。
“張叔,那我就去隔壁村看看,附近幾個村子,可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這里擺攤。最多就是多花點(diǎn)錢,而且來回一次也花不了這么多錢?!?
張慶見生意要跑了,趕緊上前安慰蕭凌。
從一開始的蕭三公子,到如今的大侄兒,已經(jīng)改成了大侄兒。
“我做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我最多只能多出一百塊錢,這個價錢很高了,足以讓你們一家人過上幾年的好日子。”
張慶本還想著能唬住蕭凌,誰知道對方拎著雪狐就跑了。
張慶心中大慌,連忙沖上去將蕭凌給攔了下來。
“喂喂喂,大外甥,你先等等,最多就是一百塊錢,就是這么多錢。”
蕭凌的目光落在張慶的身上,淡淡說道。
“張叔,既然你這么想要這張雪狐皮,我們就直說了?!?
“這些皮毛如果制成裘皮外套,在城市里至少能值個四位數(shù),那就一千塊,我們各有收獲,如何?”
說到這里,蕭凌又道:“如果你同意,那我們就交易,如果你不同意,那我馬上就離開?!?
張慶聞,臉上露出一絲苦澀之色,他經(jīng)商這么多年,還是第一次被一個少年耍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心中對蕭凌的看法也發(fā)生了變化。
“你這人倒是挺會經(jīng)商的,就按你說的辦,但大爺我還有一個條件,下次要是有好東西,一定要先來找我?!?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