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棟梁感慨道。
“所以啊,咱們這些貨,主要還是走維修市場。”
“真正賺大錢的,是那些能直接打入整車廠供應鏈的?!?
“你想想,一輛新車用四根減震器,那是什么量?”
“那才是真正的金礦!”
整車市場。
金礦。
這幾個字眼,像小錘子一樣,輕輕敲打在徐牧野的心上。
他端著茶杯的手,微微停頓了一下。
是啊,倒騰指標,終究只是利用信息差和時代紅利賺快錢。
要想做大做強,還得有自己的實業(yè)。
減震器的技術門檻相對較高,或許一時半會兒搞不定。
但是......要克服也不難吧?
徐牧野的腦海里,迅速閃過相關的生產(chǎn)工藝流程。
從技術角度看,減震器的制造難度,相比幾十年后,還是相對簡單。
最大的難點,恐怕還是設備。
沖床、液壓機、硫化機、切割機......這些生產(chǎn)減震器必需的設備,很多國內(nèi)還沒有成熟的生產(chǎn)線,想買性能好的,多半得依賴進口,或者淘換國外的二手設備。
而無論是進口新設備還是二手設備,在八十年代,都需要層層審批,拿到寶貴的批條才行。
秦棟梁是人精,一眼就看出了徐牧野眼神里的意動。
他嘿嘿一笑,提醒道。
“徐老弟,看你的樣子,是動心了?”
“我可跟你說,這自己搞生產(chǎn),跟咱們倒騰指標,那完全是兩碼事?!?
“投入大,風險高,里面的門道多著呢!”
“你可得想清楚了?!?
徐牧野笑了笑,沒接話。
他心里那顆種子,一旦被種下,就開始瘋狂地生根發(fā)芽。
從秦棟梁那里離開后,徐牧野沒有立刻回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