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于改進之后的渦噴14,以及未來必定要攻克的渦扇10來說,生產制造都是一個完全逃不開的問題。
必須未雨綢繆才行。
雖然閻忠誠并不清楚常浩南的想法,但還是果斷點了點頭:
“伱畢竟算是新渦噴14的主要設計人員,去410廠當然沒問題,只不過要進入生產車間的話,考慮到安全問題,無論是咱們誰,都得聽從車間負責人的安排。”
……
得益于數(shù)字化設計組的工作,改進后的壓氣機在設計過程中就已經完成了全面的參數(shù)化,因此606所跟410廠的對接非常順利,常浩南只休息了兩天時間,就被告知原型機的生產工作已經正式開始了。
負責帶著常浩南參觀生產過程的,是之前就跟他有過一面之緣的鐘世宏。
后者也是渦噴14改進攻關小組的一員,不過因為常浩南之前主要負責數(shù)值計算和葉片設計,所以跟他的接觸不多。
“這就是在生產新的壓氣機葉片?”
常浩南看著面前的數(shù)控機床,里面正在加工一塊胚料,但還看不出產品具體是什么。
“沒錯,是一片壓氣機轉子葉片。”鐘世宏點了點頭:
“其實您也知道,壓氣機因為是冷端部件,所以總體而生產難度不算大,以銑削加工為主,要點也主要是加工精度還有應力釋放,相對來說,還是渦輪這樣的熱端部件加工難度更大,但目前沒有這方面的生產安排?!?
“沒關系,我只是來直觀感受一下航空發(fā)動機的生產過程,這樣在日后進行設計的時候,也能提前考慮到制造的便利性。”
“如果可以的話自然最好。”
“……”
二人說話的功夫,常浩南用眼角的余光注意到,在車間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似乎堆著不少已經被生產出來的成品。
但是葉片檢測區(qū)應該在另外一個方向才對。
“那些是什么?”
常浩南指了指那個角落的方向問道。
加更照例在下午
(本章完)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