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為fnkerr的打賞加更)
隨后的一周時間如白駒過隙,很快就來到了香洲航展開幕的前兩天。
為了適應軍隊在進入90年代后更新的裝備命名習慣,也是為了面對可能存在的國外客戶時更容易溝通和理解,八三工程的最終產(chǎn)物被正式定名為——殲8c。
常浩南和姚夢娜等人作為參展方的技術支持人員,自然也是提前到達了香洲,并根據(jù)展方的安排下榻在金灣區(qū)國際航展中心附近的一家酒店。
這家檔次不低的酒店可以說是為了香洲航展而專門建造的,包括參展方、媒體、受邀前來觀展的嘉賓都住在這里。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為fnkerr的打賞加更)
失去了華約市場的支持,這勢單力孤的單獨一個型號不可能跟波音或者空客體系完善的家族進行競爭,更何況他們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對飛機做進一步優(yōu)化。
對于國內(nèi)的航司來說,也斷沒有道理引進一種性能上沒有特殊優(yōu)勢,又和波音空客麥道的維護保障體系都不兼容的新飛機。
所以圖波列夫從一開始就努力錯了方向。
因為換個思路的話,這個型號作為一種軍用特種飛機平臺還是能看的。
再怎么說也比圖154和運8強……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把飛機的各項數(shù)據(jù)調(diào)整成符合華夏航空工業(yè)標準,那么也可以作為制造百噸級客機的練手之作。
眼下已經(jīng)是11月初,滬飛那邊生產(chǎn)d90的項目,基本算是進入生命倒計時了。
在原來的時間線里,d90的生產(chǎn)線停掉之后,航空部又把希望寄托在了歐洲人身上,希望能夠在華夏生產(chǎn)一種100座級別的ae100小型干線客機。
結果當然也是毫不意外地不了了之。
后來空客公司直接拿著這個ae100的設計,幾乎原封不動地搞出來了a318客機。
……
總之幾番折騰下來,當年花費大價錢升級的飛機生產(chǎn)線只好用來給津門的空客飛機總裝線提供工具和設備,
更加寶貴的、有大型飛機制造經(jīng)驗的技術工人同樣因為失去了訂單也,只能無奈離職或者轉行。
也意味著這套從運10項目開始,經(jīng)過多次曲折反復勉強搭建起來的技術體系轟然倒塌。
相比于運10本身,這是更加令人心痛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