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進入工作崗位之后,他們往往都會不約而同地重新拿出這本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噩夢中的教材。
一些人在運行同樣由常浩南設計的仿真模擬程序之前,甚至會對那本書燒香做法,以求祖師爺保佑一切順利。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這本堪稱工程模擬領(lǐng)域神書的編寫過程中,的基本架構(gòu)給劉洪波梳理清楚,然后又根據(jù)自己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提煉出了一系列雖然已經(jīng)脫密但仍然非常切合實際的課后習題。
前世在常浩南自己上學的時候,就非??鄲烙谡n后習題在難度梯度設計上的隨意,有些幾乎不用過腦子就能算出來,而有些則想破頭都很難做對。
更可恨的是很多習題的答案也十分不走心。
于是有詩云:
即得易見平凡,仿照上例顯然。
留作習題答案略,讀者自證不難。
反之亦然同理,推論自然成立。
(請)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
略去過程qed,由上可知證畢。
所以,雖然出了很多復雜程度拉滿的習題,但他還是將心比心,至少把解題思路詳細的寫在了答案里面。
真的已經(jīng)很善良了。
實際上,編寫教材的過程對于常浩南而并不只是一個輸出的過程。
由于他的理論知識的來源很雜,包括但不限于前世從各種論文中所學、在工作中的領(lǐng)悟、重生之后自己所學以及由系統(tǒng)提供,因此即便從個人的角度上,也需要這么一個機會來對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梳理。
而這種梳理的直觀結(jié)果就表現(xiàn)為,在跟劉洪波討論了幾個小時之后,系統(tǒng)的理論經(jīng)驗竟然再次小漲300,來到了8800點。
這讓常浩南恨不得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