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我去年曾經(jīng)在北海艦隊的冰城號驅(qū)逐艦上進修過一段時間,我認為,如果真的要強化反潛能力,首先在動力方面還是要考慮加入燃氣輪機,這樣才能獲得中高速情況下搜潛的能力,另外就是航空反潛力量,一架反潛直升機的搜索能力至少相當于2-3艘水面艦艇……”
受到鼓勵的何虎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總而之就是一句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高技術(shù)作戰(zhàn),還是得有新裝備才行。
當然,以他一名上校艦長的職位,這些話也就是一說。
誰都知道現(xiàn)在海軍想要造新船,尤其是燃氣輪機動力的新船根本不是軍費的事情,而是在l2500燃氣輪機被斷供之后,連可靠的動力源都找不到。
如果不是國內(nèi)廠家緊急攻克了部分易損件的維修和再制造技術(shù),那么連052型的二號艦都不會被造出來。
因為要給一號艦提供備件。
然而,對于楊書玉來說,就不是這樣了。
因為目前真的有一個處在方案選型最后關(guān)頭的新型護衛(wèi)艦項目。
兩個方案,一是全柴動力,造一個縮小版本的052
二是全燃,或至少柴燃交替動力,完全整個新東西出來。
負責設(shè)計的乙方毫不掩飾地傾向于推薦
關(guān)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
反觀皮爾斯蒂克柴油機雖然國產(chǎn)化率一般,但好歹是立等可取且已經(jīng)用順手了的東西,絕對不會出紕漏。
而且如果按照匯率折算的話,價格更便宜。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以目前的發(fā)展速度,國家外匯緊缺的情況恐怕持續(xù)不了太多年,等到這種艦艇批量建造的時候,大概率就不會實行這么嚴格的外匯配額制度了。
所以海軍方面本來是還在猶豫的。
但是被在今天的此情此景下,楊書玉的內(nèi)心稍微動了動。
一般來說,這樣事關(guān)裝備發(fā)展大局的決定,肯定不是一兩個人拍腦袋就決定了,何虎這樣的小人物更是無從施加什么影響。
但如果在博弈的天平處在正當中的時候,哪怕是一根頭發(fā)絲的重量,有時候都足以改變大局。
……
另外一邊。
毫不意外地,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