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堤在!
最后還是常浩南自己覺得有點過于中二,提議把前面兩個字取消,定名為“息壤”模塊化防洪加固套件。
這樣就顯得正常多了。
并且還保留了原有的華夏特色。
丁高恒和懷國莫倆人加起來都快120歲,自然也不可能在這種細枝末節(jié)上非要和常浩南爭個高下。
因此這種未來在全世界防洪救災領(lǐng)域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設備,就這樣被三個人花費短短一分鐘時間確定了名字。
盡管前面連續(xù)兩天幾乎不眠不休的工作讓常浩南感到有些疲憊,但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順利落地并應用于搶險救災之中終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接下來,就是投入生產(chǎn),然后再運輸?shù)叫枰牡胤搅恕!?
后者長舒一口氣,內(nèi)心中的擔憂和緊張也總算減輕了些許。
“放心吧,我們是按照就近原則分配的生產(chǎn)任務,在位置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保障距離幾個高風險江段較近的工廠優(yōu)先生產(chǎn),唯一的問題是那種高吸水性樹脂,由于工藝流程特殊,目前能大批量供貨的廠商都在浙省和魯省,不過軍隊那邊已經(jīng)派出了專門的運輸部隊保障原材料供應的暢通無阻?!?
在救災組織能力這方面,華夏說自己是
人在大堤在!
盡管理智告訴他,如今長江全流域的水利設施絕非40年前可比,災害預防和次生災害控制能力也遠超當年,但感性上,不擔心是不可能的。
“走,去大堤上看看。”
心神不寧的鈕懋升最終還是回過頭,對跟在身后的幾名隨行人員說道。
“但是副總指揮,這里……”
“這里還有其它工作人員負責,再說了,現(xiàn)在通訊不是還保持暢通么,如果真有什么要緊的事情,就直接聯(lián)系我好了?!?
他說著指了指旁邊一個人身后背著的便攜式無線電設備。
……
幾小時后,鈕懋升先是乘客車,然后換乘卡車,最后又改為徒步,總算來到了江陵大堤上。
幾個人小跑著上前來,啪地立正,向鈕懋升敬了個禮。
由于救生衣的遮擋,他看不清這幾個人的軍銜。
好在為首一人很快開口道:
“廣州軍區(qū)41集團軍步兵121師361團團長,黃林群向副總指揮同志報到!”
這個番號讓鈕懋升有些熟悉。
隨后,借助著現(xiàn)場一掃而過的探照燈燈光,他看到不遠處地方插著一面獵獵飄揚的紅旗。
上面寫著一排金色的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