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
科倫坡感覺甘貝利這句話的句式有點奇怪,但因為主要注意力都放在天上,因此倒也沒太細想,只是搖了搖頭,并用篤定的語氣說道:
“我從兩年之前,還在阿古斯塔公司的時候就跟華夏人有過接觸了,也是在這里,只不過那時候我們合作的對象是一架螺旋槳客機,就像是atr72那樣的。”
“我可以肯定,當時他們絕對沒有這么高的技術水平?!?
甘貝利有些疑惑地看過來:
“a60嘛,我知道,咱們公司的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
一方面,他希望對方的技術至少在其他某個方面表現出一些缺憾,因為這意味著一種“取舍”而非全方位的碾壓。
但另一方面,他又希望得到一個否定的回答,因為無論如何,他都已經決定要把新技術應用在自己正在進行計劃的新直升機上。
而常浩南早就已經預判到了他們會有類似的問題。
因為單從旋翼設計角度考慮,效率和安靜性確實是一對矛盾的性能。
他看向站在身后不遠處的劉洪波和郭靖山:
“把飛機的技術手冊給甘貝利博士看一下?!?
很快,一份早就準備好的、中英雙語的資料就被交到了甘貝利手中。
其中甚至殺人誅心地寫著跟原版海豚的對比。
數據詳細到連發(fā)動機輸出功率曲線這種內容都有。
當然這倒不是最近才臨時趕制的,而是之前參加新加坡航展的時候,當宣傳材料用的。
只不過最后下訂單的幾個都是非洲小國,人家根本沒看這些玩意。
只是跟緊挨著的as365n1肉眼比較了一下,便干脆利落地簽字下單。
直接上演了一出同人逼死原創(chuàng)的戲碼——
雖然做工和壽命確實是差了點,但功能更多(帶武裝)、性能更好(懸停時間長)、而且還更便宜。
要啥自行車啊。
作為直升機設計領域的專業(yè)人士,甘貝利自然直接就找到了關鍵數據。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雖然旋翼本身確實受到了一些影響,但重新設計之后的傳動系統(tǒng)讓更多的發(fā)動機功率得以有效輸送到旋翼端。
相比起來,那3左右的效率降低簡直不值一提。
甚至被當做測試誤差都沒問題。
作為航空工程師,甘貝利當然能看出這些數據之間的關聯性,絕不是隨便寫寫騙人玩的。
再者說,剛剛的試飛總不可能是假的……
“難以置信……”
“你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甘貝利直接向身后的常浩南問道。
這一波他也看出來了,真正能在這次合作中做主的并不是崔文學。
而是這個之前一直站在旁邊不太起眼的年輕人。
“總得來說,就是先計算旋翼和機身組合體在飛行過程中的流場特征,重點在于捕捉其中的激波和槳尖渦,因為在旋翼振動發(fā)出脈沖音的同時,也會誘發(fā)這兩種流動狀態(tài),再經過積分來獲得遠場聲壓特征,就能夠相對精確地計算出不同形狀和規(guī)格的主旋翼產生的聲場規(guī)律……”
“至于這里面更具體的技術細節(jié)問題,在我們雙方的合作達成之后,我們火炬集團和冰飛集團的工程師會做出更詳細的說明。”